- 威望
- 40
- 金钱
- 1185
- 贡献
- 74
- 最后登录
- 2013-2-26
- 注册时间
- 2008-6-24
- 精华
- 3
- 积分
- 1528
- 帖子
- 496
  
- 威望
- 40
- 金钱
- 1185
- 贡献
- 74
- 最后登录
- 2013-2-26
- 注册时间
- 2008-6-24
- 精华
- 3
- 积分
- 1528
- 帖子
- 496
|
转自:小毛驴0024
K2系列一
开篇:众山之王
“一个近乎完美的锥体,那么高,令人难以置信”。
1887年,24岁的英国青年荣赫鹏(Francis Younghusband)从中国喀什噶尔出发,翻越现今中巴边境的慕士塔格山口(Mustagh pass)时,看见了K2傲然的面神,这个游历了满洲、蒙古、新疆、印度等地的探险者见多识广,但还是忍不住继续惊叹到:“它如此美丽,它令你停止呼吸……”。荣赫鹏穿过喀喇昆仑山脉,辗转巴基斯坦拉合尔回到印度,他成为第一个看见K2北壁的西方人。
当时印度与巴基斯坦尚为一国,这英国青年还未到西藏、还未成为军队上校。现在,他在普通中国知识层面的名声,是“近代英帝国主义侵略西藏的积极参与者,是一个双手沾满藏族人民鲜血的刽子手,是1904年一路烧杀抢掠最后攻入拉萨的英国侵略军的头子。”而作为地理探险家的一面,荣赫鹏则后来成为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长,并力持马洛里等去攀登珠峰,积极推动了20世纪先期的英国地理探险发现,尤其是现代喜马拉雅山登山史。而他对K2地区的穿越探险,使他成为第一个完整观察到K2的探险者,给西方登山者开了一个梦的启端。
但这个K2之梦,对于诸多人来说,则是噩梦。因为,这是世界最难攀登的、出事概率最大的山之一。攀登它,意味走上一条充满死亡气息的旅程。
一百多年过去了,描述K2的众多词汇,依然停留在荣赫鹏所使用过的那些形容词:“超越想象力”、“超现实的”……而这些词汇仅仅对于那些登山者有用,而K2所展现的恐怖之美、招魂的魅力,也或许仅仅对于登山者有用。对于非climber的普通人来说,它不过是一个虚幻的名词、一个讲故事的引头而已,甚至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讲,甚至他对K2是一无所知、无动于衷,普通人的世界是有限的……
而对于一个登山者来讲,自从他爱上登山的那一天起,K2这一名字,就是一个自然天地大法师,K2就从那天起,就已经在那些攀登者体内“放蛊”,只要当他看见、听说那些来自K2的信息,这一招魂的声音将在攀登者的一生中,不再消散,即使他不去爬K2,但K2这2个音节,将在其脑波实施一种地理形状的占有、悲剧与壮观的心理击打…… 而这100多年来的历史中,已有1000多人忍不住去攀登它,但“魂魄放佚,厥命将落”,K2已有近70人遇难,登顶的却不过253多个。
K2,将不断招魂……
K2,海拔8611米,它一直安静地躲在喀喇昆仑山区的腹地,并被当地稀少的巴尔蒂(Balti,人类学上接近我国藏族、塔吉克族)人称呼为 “Chogori”,意思是“群山之王”。这一名字,在巴基斯坦之外或中部的巴尔蒂斯坦之外,外人却一无所知。我国根据塔吉克发音拼写为“乔戈里”。但迄今,其实还无人考据发现过该山的文字或口语的统一名称。即使“乔戈里”、“Chogori”这些称呼也在被使用,但在今天的世人眼里,它仍然是K2峰,K2成为理所当然的流行叫法:“K-2”,简洁有力,无可替代。
走巴尔托洛(Baltoro)冰川再翻慕士塔格山口,从巴基斯坦斯卡都(Skardu)到新疆莎车县,这条古丝绸之路已然荒废。不知道玄奘、马可波罗是否走过这里?人类今天的地理知识,已接受一种全新的现代地理概念。这一现代地理知识的“入侵”和启端,就是从一百多年前甚至在荣赫鹏之前,由各种目的的西方探险者发起的。在19世纪,诸多先行的欧洲考察者、探险者、商人和军队在这地区进行勘测考察,企图探清楚山峰、垭口及冰川的军事、战略和地理科学意义。
而今天这一地区的最大意义是“登山”:以K2为首的群山、喀喇昆仑山之海洋,给登山者提供了所能梦想的一切形状,高度、冰雪、塔峰、刃脊、冰川、岩石、巨墙……没有什么其它区域的山,能够胜过北巴基斯坦的山峰挑战。喀喇昆仑,以它们宛如雕刻般的出世之美,以它们空白的面容,挑战攀登者,测试他们的技术和忍耐。而纯粹的岩石山脊,冰雪上升的上千米落差,寓言般地提供了世界上最难的技术攀登线路。喀喇昆仑保持着世界上的最大高度与难度尝试。
而K2傲然独立而出,宛然王座上的皇帝。
Karakoram和蒙古帝国的Karakorum,仅差别了一个字母——这里面有什么神秘的关联吗?在冷兵器时代,蒙古骑兵攻掠欧亚,强大、残忍,蒙古骑兵意味着死亡的风声,意味着机动灵活快速的“上帝之鞭”。而登山在当今,而在喀喇昆仑的攀登,今天依然是一个以纯肉体及铁器(冰镐、冰爪等),在寒冬狂风极高极限之山岭,与自己的生命进行“攻掠”的过程,K2最常见的方式也只能是机动灵活快速的“阿尔卑斯式”。而Karakoram,Karakorum,这两者之间另一个共通点就是“死亡”。K2是世界上概率最大的山峰之一(登顶者与死亡者比率7:1,排第3名)。这已是被公开的秘密。
即使登山家们对K2的恐惧甚至多于战胜自我,但每年一到夏天,巴尔托洛(Baltoro)冰川上都会出现黑蚂蚁线的一条队伍,诸多西方探险登山队雇佣3000多人以上巴尔蒂人背夫,搬运攀登物资到K2地区。从5月到9月,可以看到由探险旅行者、背夫、军队组成的长长的队伍,蜿蜒攀登在通往Baltoro的路上。而那些攀登者,随便从他们其中找出一个,都是在他的国家或地区乃至世界上,都是相当出色的一流登山家。
即使这是世界上最危险的一次旅程,这些寥寥的世界一流登山者们仍乐此不疲。因为,从攀登者的眼光来看,喀喇昆仑系列、K2系列,是世界上最伟大山系喜马拉雅最富魅力的一块。登山者将他们的梦建立在K2的视觉中:一个照片就带来无限想法,一个片刻,山脊在温暖的阳光下灿烂着,穿越陡峭山脊时的变幻奇云,一个攀登者的冲顶的努力。仅一个简短印象,就足以诱惑人们去作梦,而在攀登者心里点起一个小火花。对探险的渴望,对于高处攀爬和探索的梦,壮观与激情……这些独一无二的山峰之名,对于攀登者的想象力来说,是灵感与激情。山峰知识本身就是充满了传奇,比如Trango,Ogre,K2,Gasherbrum,Latok,无名塔,Hidden Peak,Paiju,Masherbrum——每一座山都有与之关联的人类戏剧般的探险故事与历史,而其中有很多悲剧。
喀喇昆仑是登山者实现他们梦想的最不可思议的地方。K2是这里群山之王。
Karakoram,即为喀喇昆仑山区,也就是帕米尔高原的中心山区,其往东延伸到我国新疆喀什地区,再往东与西昆仑相接。在大地理山系划分,喀喇昆仑在西方地理习惯上,是被作为大喜马拉雅山系的远支。当你打开地图,你就发现在亚洲的中间版块上,喜马拉雅山如一条雪龙蜿蜒盘出一个弧型,保卫中国公鸡形状的西南曲线。而喀喇昆仑即在西北线头部位,这是那一连串壮观山峰上的奇伟一链,盘踞在印巴克什米尔地区成为最后的雪岭连绵。虽然,K2在地理上是属于喜马拉雅地段,但其位置上还是因印度河的隔离而独成一体。
在这个世界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独立山峰仅有14座,而这些神秘高峰的五个就藏在喀喇昆仑的腹地,K2即是这里的最高。这个星球的唯一,最高而接近天空的是珠峰,但作为世界第二高峰,K2却恐怕是最难以攀登的。世界登山史上,那些最令人怅叹的登山死亡,总是常常与K2有关着。这是那些编撰死亡故事、传奇情节的导演们,最喜欢来找素材的地方。K2的诸多悲剧故事,被电影、媒体所描述渲染的程度,都超过对世界上其它任何大山的记载,乃至超过珠峰。
一份发表于《美国阿尔卑斯杂志》(the American Alpine Journal)的关于高海拔登山者死亡事件的2000年研究显示,1978年至1999年间登顶珠峰的登山者死亡率为二十九分之一,而攀登K2山峰的登山队员的死亡率则为七分之一。“这是些残酷的数字,” 参与2000年研究编写的作者,华盛顿大学的生物学教授雷蒙德说,“它就要接近俄罗斯轮盘游戏了。”当你对比发生在没有使用氧气的登山者身上的登顶灾难时,数字会变得更加恐惧:珠峰事故率为十二分之一,而K2将近五分之一。
 为最宏伟、最美丽梦想所付出的代价,无疑也是最巨大的——这就是K2,因为它在那里,攀登K2就是挑战天空,天空的一半是天堂,一半是地狱…… 挑战天空失败了的代价,就是瞬间从天空坠落地狱,就是死亡。
这就是K2,挑战天空。
---注1:本文发于2007.11期《户外》(Outside)杂志,请注明作者名“小毛驴0024”。
[ 本帖最后由 骆驼草 于 2008-10-22 10:20 编辑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攀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