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望
- 14
- 金钱
- 1107
- 贡献
- 13
- 最后登录
- 2012-11-30
- 注册时间
- 2008-6-26
- 精华
- 0
- 积分
- 1418
- 帖子
- 566
- 威望
- 14
- 金钱
- 1107
- 贡献
- 13
- 最后登录
- 2012-11-30
- 注册时间
- 2008-6-26
- 精华
- 0
- 积分
- 1418
- 帖子
- 566
|
3.抱石定线的一些基本原则
许多人错误地以为,定线必须要高手才可以,而作为进阶者的自己是不行的。所以总是在爬高手定的线,而一般来说,高手定的线都是适合于他们自己爬的(除非你请他帮你量身定线),你的水平不到,有时候连起步都不行,自信心常常大受打击。事实上,在岩面上定线并不是一件难事,尤其对于只有几个支点的抱石而言更容易。当然,如果作为职业定线员就不一样,那需要攀岩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行(目前国内的定线员标准是男子全国锦标赛必须具有V6(5.12d)的能力,国际比赛要具备V9(5.13c)的能力。),而且要爬过很多线路,试过各种不同类型的岩壁,必须是个全能的攀岩者。一般来说,定线是理论和实际经验相结合的产物。
定线的时候必须充分研究岩壁,想象路线上各种可能的技术动作,并要考虑到安全性。在难度方面,必须要了解攀爬者的能力,同时注意身高的影响,不要定的线路只适合你自己的身高(如果你是高个子,那矮个子就很吃亏了﹔如果你是矮个子,高个子也不一定就适合),要考虑到攀爬群体,使不同身高的人都可以公平竞争。
定线前你要想象动作,定这条线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是要训练Sidepull(侧拉)?高HandFootMatch(手脚同点)的发力、推压重心?CounterBalance(反向平衡)?Dyno(动态)?还是Dropknee(折膝)?抑或是HeelHooking(后脚跟勾挂)?做到有的放矢。尤其是在平时的抱石训练中,同伴之间的相互定线交流,定线目的必须要很明确,具有针对性。有时候,一条好的短线路就可以包含很多个不同的技朮动作。
个人鼓励水平接近的进阶者互相定线交流,线路不要定得太容易,一次就Onsight的线路意义不大,那对于技朮的提高没有什么作用﹔也不要太难,试了无数次都不能完攀的线路也不适合,只会使自信心受到猛烈打击,而且有可能使我们受伤﹔我们需要的是一些“边缘”线路,在上与不上之间不断地攀爬、Fall,再攀爬、再Fall,最终能Finish(或者隔几天能Finish)的路线,这样的“边缘”路线特别能提高我们的攀爬能力和尝试欲望,抱石水平也会在不知不觉间增长。
不要总是定适合自己优势的攀爬线路,要敢于挑战自己的弱点。如果韧带差,就多定几条需要好韧带才能上的线路,比如说高的手脚同点发力线路﹔如果动态能力差,就多定几条Dyno路线去飞﹔如果平衡差,就少给自己几个脚点﹔如果腰腹力量差,就多到斜面和屋檐上去定线……不断修正自己的弱项才会提高得更快。就像木桶装水,必须把那块最低的板加长才能装更多的水﹔抱石也一样,从弱项处突破,你的水平才会一日千里。
不要总在同一区域定线,不注意岩壁角度的变化。不同的岩壁角度需要不同的攀爬技朮,总在同一区域定线只会束缚你使用几种特定的攀爬技朮,而其它技朮则很难有锻炼的机会。到不同的区域,到不同的抱石馆去,到不同的地方去定各种线路并尝试攀爬,丰富你的攀爬数据库,使你的技术更全面。
第三章:成为高手
完成了进阶阶段的训练后,你已经开始向高手阶段挺进了,抱石水平或许已经在V5、V6(鄙人目前心目中的高手水平)以上,所以,到了这个阶段,已经逐渐步入职业水准,需要的是自己的悟性和勤奋的系统训练了!这个时候,高手间的相互切磋交流和刻苦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想要突破一个瓶颈,都必须付出异常艰辛的努力。
结语
天冷了,手指有些僵硬,灵活性大打折扣,于是迫不及待地写下“结语”这期盼已久的两个字。几天来趴在计算机前敲击键盘,已经是腰酸背痛手抽筋了,再敲下去,没准要弄出点啥不知名的伤害来,必须休息好多天才能抱石同,那就不值了,希望这篇作文快些结束。
回过头来看,絮絮叨叨地聊了这么久,才发现这篇作文涵盖的范围已经很广,所以每一项聊得都不是很深,只是和初学者进阶者交流分享一下鄙人抱石一年来的体会、训练和思考总结。也许,这样的“毕业作文”只是囫囵吞枣地消化了一些抱石的基本技术,在你眼中还很肤浅,只是小学生的水平,那么,鄙人一定好好努力,争取中学毕业,没准将来会再写一篇抱石的“中学毕业作文”。哈哈!你就慢慢等着吧。
我亲爱的XDJM,谢谢你们花这么长时间听我一个人瞎侃!茶凉了,也喝够了,咱们得抱石去了!
(全文完)
主要参考资料:本“小学毕业作文”的完成主要参考了以下资料的部分内容,特此对作者表示感谢!
1.《攀岩简史》 文章来源:中国户外资料网 作者(整理):Steven Chen
2.《攀岩运动伤害防处》 文章来源:台湾攀岩数据库 作者:刘以德
3.《危险来自何处》 文章来源:旗云探险 作者:丁祥华
4.《完成跨度更大、难度更高的动态动作》 文章来源:V7plus 译自:ClimbingTechTips210 作者:NeilGresham编译:张清
5.《适合初学者的----“2小时抱石练习法”》 文章来源:Climbing Magazine David Rowland. 翻译:赵子凯
6.《攀岩的初级训练----引体+锁定》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7.《抱石技朮》 文章来源:V7plus 编译:张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