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308|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家来总结总结半脊攀登的收获

  [复制链接]

442

主题

0

好友

853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273
金钱
6556
贡献
427
最后登录
2024-7-14
注册时间
2008-6-24
精华
19
积分
8538
帖子
2681

紧急联系人已备案 2012年十月保险到期 技术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8 17:25:42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逛山 于 2010-10-8 17:37 编辑

食品:
受欢迎:泡馍(适合大本营和4400C1)、紫菜汤、老坛子方便面、八宝硬糖、咸干花生、泡腾片、脱水蔬菜(用胡椒和盐做蔬菜汤)、土豆泥、炒咸菜、香肠、泡腾片、燕燕给的风干肉(穆阳烤肉)、柠檬片。(不必要的零食可以不带、没有精力吃)
食品黑名单:精致麦片、囊、蒜蓉味吊炉花生、香蕉片、
食品数量可少不可多,这次已经极力的控制食品数量了但是还是带多了。高海拔下面人胃口下降。应该以平时的8分饱的数量带食品。
燃料:
本次燃料6个高山罐1.5升汽油6个人基本刚好!如果雪线以上6人一天燃料为3-4个高山罐0.5升汽油。(温度不太低且无风情况下)
装备:
如果线路上有攀冰难度则2人结组需要5根冰锥、30m主绳、30m牵引绳、4个快挂、一对或两对小冰镐。(行进间保护必须要2对小镐)散锁可以不用或者1个
登山杖必不可少,在雪线下用双杖、雪线上行走时用一杖加一大镐、登山杖冰川行走时候不要带腕带、万一滑坠可以弃杖,压镐制动。
帐篷最好还是有前庭的、睡袋可以考虑两人一个,王练给卖的垫子很不错、地席一定要大点,不行就一个帐篷两个地席,边缘折起来50cm左右防止帐篷上的水吧睡袋打湿还可以防风保暖。
帐篷内外帐要分离。用登山杖扎不用带地钉。

人员:
自助的阿式攀登,要求每个人能力都非常强,2人一组无论结组、行进、保护、下降、都是效率最高的,以后登山中应该尽量2人一组,大团体人数不应该超过6人。6人组可以尝试3人一组,下降可以采用接力下降。6人以上团体会明显降低效率。

时间:
时间控制尽量流出余量、每天行进时间控制在6小时以内、扎营时间5点左右、正常行进期间早上起床时间7点以前,早上起床以最快的速度收帐篷则可以提高收营效率。

细节习惯:
保温壶水喝空后应该打开盖子放在炉头附近,这样灌水的时候不用到处找空壶,可以节省体力。不然要把所有的壶都掂起来看有水没。喝了半截的水壶吧外面的盖子打开放着。灌满的水壶则可以全部盖好。
起床后个人吧自己帐篷里面除了垫子的所有东西都收拾好再出帐篷、后面的人在里面把帐篷里的垫子都卷好后出来!出来后就可以直接吧所有东西拿出来立即收营。暴风雪天气除外。
四川下雪含水量高、冲锋衣应该在羽绒服外面。
脉动瓶子很有用睡前灌一瓶热水放在睡袋里面,雪山一般都会很干燥,晚上需要补充水分。我一般以晚上要喝掉一瓶水。

技术
坡度在35-60度左右可以不结组、因为这个坡度基本没有裂缝。在冰坡顶部的凸褶皱区和冰塬区有裂缝,需要结组行进。
裂缝区行走时候用登山杖当探针探路行走。避免掉入冰裂缝、这样虽然行走效率低、但是一旦掉入冰裂缝会浪费大把时间,所以还是值得的。
暗裂缝,一般由于下面是空的,在反射阳光的时候会和其他雪颜色不同。冰塬区的暗裂缝看过去会有暗色条纹。
下撤如果对线路熟悉、能见度好、没有冰裂缝,可以使用坐姿滑降以提高效率。但需要注意用冰镐控制滑降速度,一旦失速应该及时翻身压镐制动。
冰洞可以竖着打,只要强度够、这样在冰川上打的冰洞很省刨雪的工作量。冰洞下降的时候可以用冰镐劈进冰层做副保护、这样第一个下去的人可以测试冰洞强度。靴镐下降法要求满冰糕深的硬雪。不够这样条件的就需要挖雪槽。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顶!顶!0 踩!踩!0

0

主题

0

好友

71

积分

新手注册

威望
5
金钱
51
贡献
0
最后登录
2013-2-15
注册时间
2012-5-28
精华
0
积分
71
帖子
20
24#
发表于 2012-5-28 20:05:58 |只看该作者
额。。。。好吧~我是新人~才是个学生~有过一些户外经历,也有长线徒步神马的了~
~考虑去半脊峰~但是家里还是担心~因为是第一次雪山~要让我跟商业队伍~
已经和川藏队联系到了~以后还要跟着老陕的人好好学习~
争取尽快成长~
当然,银子好纠结,目前只有钱买冰镐,冰爪,安全带,主锁,环,上升器,扁带,菊绳,抓结头盔,等个人技术装备。囧了,目前有个安全带,BD的,可惜是没有塑性装备环的那种,只有那种类似于腰带扣的一样的扣,不知道加个主锁,可不可以当塑性装备环使用。
还有,必须买不起高山靴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0

好友

1528

积分

版主

leader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0
金钱
1185
贡献
74
最后登录
2013-2-26
注册时间
2008-6-24
精华
3
积分
1528
帖子
496

紧急联系人已备案 初级培训合格

23#
发表于 2011-6-23 18:20:42 |只看该作者
我同意!
该结组还是要结的,不能因为害怕暴露在风险中的时间长或出现概率小,省去不能省去的环节。
也许,十次不结组都没事,也许第十一次就出事了,一次也搭不起啊!
尽量从提高个人能力,熟练熟悉装备上精简时间吧!
climb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22

积分

新手注册

威望
0
金钱
16
贡献
0
最后登录
2011-9-8
注册时间
2008-6-27
精华
0
积分
22
帖子
11
22#
发表于 2011-6-9 17:26:10 |只看该作者
就是两个人盖一条鸭绒被!下面直接用垫子!这样可以少背4斤而且有助于增加和队友感情。哈哈但还只是科研阶段 ...
逛山 发表于 2010-10-9 14:10



    我贼!!!科研进行的怎么样了~~~
师太,老衲不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0

好友

212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
金钱
1859
贡献
318
最后登录
2012-8-1
注册时间
2009-9-5
精华
1
积分
2124
帖子
499

紧急联系人已备案 初级培训合格

21#
发表于 2011-6-7 18:53:31 |只看该作者
恩 确实受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0

好友

20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0
金钱
1629
贡献
53
最后登录
2013-2-8
注册时间
2008-6-24
精华
1
积分
2030
帖子
752

紧急联系人已备案 初级培训合格

20#
发表于 2011-6-7 17:25:26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这哥们说得有道理
还没玩过户外就嫁人 挺亏的!玩了后再嫁人,嫁谁玩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0

好友

1522

积分

新手注册

威望
85
金钱
1078
贡献
103
最后登录
2024-3-26
注册时间
2008-6-24
精华
4
积分
1522
帖子
507

紧急联系人已备案 初级培训合格

19#
发表于 2011-6-5 20:09:4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 buzzchen


    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楼上朋友的建议很好!希望有机会多多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95

积分

新手注册

8910

威望
5
金钱
82
贡献
0
最后登录
2011-5-29
注册时间
2011-5-25
精华
0
积分
95
帖子
6
18#
发表于 2011-5-26 22:12:04 |只看该作者
加一句,我的啰嗦都是针对业余登山者,兴趣纯属业余爱好。如果目标是职业登山,或极限攀登,这些肤浅言论尽可忽略。
什么都爬,什么都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95

积分

新手注册

8910

威望
5
金钱
82
贡献
0
最后登录
2011-5-29
注册时间
2011-5-25
精华
0
积分
95
帖子
6
17#
发表于 2011-5-26 21:54:30 |只看该作者
没错。昨天忘了提,“登山圣经”Freedom of the Hills 就是我们俱乐部出的,最新一版的修订者很多都认识。俱乐部的一帮老登山者都是以保守,安全第一著称。除非基本平坦,而且很熟悉的路线,一般都是一上冰川就结组的。曾经听有人说美国的登山者被欧洲人笑话pussy。但是安全经还是常念,而且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中。每年的北美登山攀岩事故报告书更是几乎人手一册。

几个常念的老话:
Summit is optional, returning home safely is mandatory
There is old climber, there is bold climber, but seldom bold old climber

一个很好的习惯是每次事故后,当事人都自愿自觉的写下详细的事故过程分析报告,分享给他人学习。
就在上周一个很熟的朋友传统攀岩,手点剥落坠落,头盔撞破划破头皮,万分幸运的是没有其他严重的伤。其实提这些案例,不是想吓唬谁,只是想强调安全意识的考量。看国内的论坛,感觉上这方面口头提的多,真正有针对性的讨论少。登山攀岩都按程序做,其实相多比较安全。只不过容错性很低,一旦出事,后果往往严重。对我自己来说,身边的朋友已经有过多次案例,深切体会到事故不仅仅只发生在书上。
什么都爬,什么都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2

主题

0

好友

853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273
金钱
6556
贡献
427
最后登录
2024-7-14
注册时间
2008-6-24
精华
19
积分
8538
帖子
2681

紧急联系人已备案 2012年十月保险到期 技术达人

16#
发表于 2011-5-26 09:00:45 |只看该作者
哈哈!楼上的是昨天在馆里玩的哥们吧!看到你的看法却是受到很多启发!但是有一个问题。并存地形在坡度变化的地方很同意有裂缝。而在冰川中部裂缝很少!即使有也很小。这个是我从书上看到的,你们在登山过程中。对于看上去存在裂缝可能性很小的地方也采用接组通过吗?
是不是一上冰川都采用接组攀登的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攀岩

 
 
      友情赞助商
  ClimbX kailas 西北登山技术装备店 Adidas 点击打开QQ联系详细事宜  

Archiver|手机版|老陕攀登 ( 陕ICP备10003142号

GMT+8, 2025-8-2 17:19

Powered by Discuz! X2.5 Licensed

© 2001-2012 Comsenz Inc. Design Singcere.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