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攀岩] 请问机械塞的U型杆和单杆的对比(ZT)

[复制链接]

75

主题

0

好友

1120

积分

游客

威望
20
金钱
840
贡献
4
最后登录
2011-8-29
注册时间
2008-6-24
精华
2
积分
1120
帖子
460

初级培训合格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25 17:27:39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请问机械塞的U型杆和单杆





发表于: 20070927 16:38:06

单杆好。U杆占地方,有时挡手,放置不便。
中大号用BD C4,小号的用Aliens,其他牌子根本不用考虑。再便宜也不用考虑。




发表于: 20070928 00:30:21

我是用的rockempirecamp的,都是起码67年前的很旧的款了,确实觉得U杆不太稳定,特别是裂缝不是平行的情况。
但是看到metolius的新款都是U杆的,有点奇怪
在香港看到rockempire的新款设计、做工、重量各方面都不错,应该也好用吧




发表于: 20070928 01:37:03

中大好的肯定BD无争议
Aliens最近出了事,北美很多地方都不卖了,当然,继续用的人还是很多的。
据我观察metolius的小号TCU在北美非常受欢迎




发表于: 20070928 09:58:52

机械塞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而且爱憎分明。
在以前打过piton后留下伤疤的路线上非得用Alien不可,所以爬经典路线的人用alien,在中国这样的路线可能不多吧。metolius的有些接触面积很大,用在粉得掉渣的沙漠砂岩上很合适,但如果用alien有可能崩掉一块岩屑。

BD新出的c3系列,比起以前的microcam有很大的改进,个人认为c3赶过 metolius了。从柔韧程度上讲,可以和Alien媲美。




发表于: 20070928 15:36:35

c3的标称拉力比同号的aliens小很多,只能承受体重。价钱也贵不少。
metoliusaliens宽,而且双杆宽而硬。
aliens的那批有瑕疵的产品已经收回。
中号以上WC,哪怕是DMM都能凑合,小号的就非aliens莫属。




发表于: 20070929 13:08:52

双杆的能伸到单杆伸不进去的地方。
双杆的带厚手套不好用。




发表于: 20070929 13:16:59

"c3的标称拉力比同号的aliens小很多,只能承受体重。"
C3:
Size 000 = 7.8 - 12.2mm / 5kN =500kgf (大约是相扑横纲平均体重的2.5倍)
Size 00 = 9.0 - 13.7mm / 7kN
Size 0 = 10.7 - 15.8mm / 8kN
Size 1 = 12.6 - 19.2mm / 10kN
Size 2 = 15.9 - 23.6mm / 10kN

尺寸相当的alien:
Alien 没有与C3最小的000号相当的尺寸)
.33-.55", 8kN >15%
.39-.67, 10kN >25%
.53-.86, 11kN >10%
.61-1.0, 12kN >20%

06年初出事产品召回之后,06年八月alien又出了事,在那之前我曾订购了alien,后来左右考虑又取消了定单,主要是对它的质量稳定性不放心。

2006年八月的事故报告:
http://lists.csociety.org/pipermail/poc/2006-August/004237.html




发表于: 20071001 01:05:34

我曾经意外的在1C3上冲坠过3的距离,C3还是值得信赖的。




发表于: 20071008 20:06:19

我的HB 0.75号经过过多次冲坠和折磨(都是别人弄的),是我的好运塞。




发表于: 20071009 16:08:35

BD C3 5个号都不能承受冲坠,只能AID?
C32个专利有兴趣
1、已申请专利设计的联锁凸轮能在狭窄的裂缝中放置得更稳固
2、已申请专利设计的拉伸弹簧能独立拉动不同的凸轮片,且拉力更大,在不够完美的裂缝中能卡得更牢




发表于: 20071018 11:28:43

问:"BD C3 5个号都不能承受冲坠,只能AID? "
答:要看您的体重了,如果体重和大相扑相当,难说。若是体重小于80公斤,保守估计最大的冲坠力是7kN, 那么除了最小的000号,其他号的C3可以吃得住。




发表于: 20071018 11:55:58

小塞子的问题还在于接触面积小而且集中,和大塞子比,同样的受力下,更可能通过压碎所接触的石头表面而被拔出来。




发表于: 20071018 12:35:26

请问jane,80kg最大7KN是如何算出来的,一直不清楚,难道不要考虑绳子的弹性和延展指标吗?
其他物理达人(就不点名了,大伙儿都知道)也请踊跃发言。
谢谢




发表于: 20071018 13:58:36

单纯以冲击力来衡量保护点是否抗得住会产生重大误解。冲击力指的是安全带一端,也就是人感受到的冲力。考虑到滑轮效应,保护点的冲力会在此基础上增加60%7kn的冲击力对保护点的冲击将达到7*1.6=11.2kn,所有5C3都抗不住。
理论计算冲击力很困难。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绳子的质量,与岩壁或保护点的摩擦,保护器等等。做实验实际测量比较靠谱。我曾经查阅一些实验的结论,像我的这样体重60kg的人,最大的冲击力不超过9kn,对应保护点冲力超不过15kn。当然这是非常保守的估计。一般的,冲击系数0.5时,安全带感受到3.4kn,冲击系数1.5时,受到5.4kn。给重力一点点时间,它能把一粒小石头变成子弹,轻松把我变成一头大象。每一次冲坠,都是用自己的身体来做冲坠实验。在拇指这么大的小塞子上?
宝石蓝狮子在隔壁装备分坛贴过一个关于冲击力的帖子
http://bbs.rockbeer.org/topic.php?forumid=10&topicid=1171269306
可以看到,保护点受到的冲力多在7kn以上。
在实际攀登中把器械拉断的事例很少见,多数是被拔出来。放得不好的保护,标称100kn又有什么用?



[ 本帖最后由 极度xx 于 2008-9-25 17:29 编辑 ]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顶!顶!0 踩!踩!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攀岩

 
 
      友情赞助商
  ClimbX kailas 西北登山技术装备店 Adidas 点击打开QQ联系详细事宜  

Archiver|手机版|老陕攀登 ( 陕ICP备10003142号

GMT+8, 2025-5-4 21:32

Powered by Discuz! X2.5 Licensed

© 2001-2012 Comsenz Inc. Design Singcere.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