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0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视频] 半脊峰攀登指南

[复制链接]

442

主题

0

好友

853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273
金钱
6556
贡献
427
最后登录
2024-7-14
注册时间
2008-6-24
精华
19
积分
8538
帖子
2681

紧急联系人已备案 2012年十月保险到期 技术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7 16:41: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作者:刃脊探险 马一桦
  图片:刃脊探险 马一桦      2004 年 5 月 4 日,七位登山者成功登顶一座未登峰,测得峰顶处海拔 5430 米。此峰顶隐于一个山脊之后,所以当地并没有该峰的名称,依山顶的形状首登者给它起名为半脊峰。刃脊探险继组织该次首登后,在同年8月、10月再次组织了针对该峰新路线的攀登活动,目前该峰已经形成了从C2登顶的四条难易不同的路线,真正成为用阿尔卑斯方式攀登的理想山峰。     半脊峰,海拔 5430 米,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毕棚沟旅游风景区深处,属九寨沟米亚罗黄金旅游线,距离四川省会成都 250 余公里,成都出发至大本营约需五到七小时(现成都至纹川正在修路,完工前时间现长一些,完工后有可能时间会缩短至四小时。)
[pp=single_ubb,200,186,2d02e45q5aec]sid=193933&surl=http://www.lspandeng.com/bbs/&url=http://p.qihoo.com/pic/2d02e45q5aec&rurl=http://yp.qihoo.com/files/193933/7/73/731/731d/2b01719q1c0c.f10e94.jpg&rurl_w=200&rurl_h=186[/pp]  右图(点击放大):等高线图说明:绿色区为森林复盖区,上海子为大本营所在地,也是公路的尽头,通往C1的兰色线为攀登路线,山谷的黑色虚线为以前的森工公路,现已铺成柏油路;山脊的县界线表示东南角为卧龙县,其它为理县。5414与5430之间为大面积冰川,但没有按冰川的画法表示出来。该图的正南方向就是四姑娘山的幺峰方向,该山脊连接羊满台峰通往幺峰;该山脊向东北方向延伸不远即是阿坝州第二高峰5922的大黄峰。   上海子是毕棚沟内柏油路的尽头,海拔3500米,能够停放各种汽车近百辆,除拥有两座大型彩钢建筑外,每逢五一、十一沟口的村民都会来这里建一些帐篷做旅游生意,民工有很多挣钱的机会,所以对于做背工就要价很高。上海子是做大本营的好地方,彩钢建筑里有很好的餐厅,住还是需要自己搭帐篷,可以建很舒适的大帐篷。   从大本营沿公路向下走约三百米,如果天气好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右边山顶附近的冰川,由于太清晰,会以为很近产生错误的判断。找到一条溪谷沟就很容易找到上山的路了,溪谷沟与公路连接部是较平缓的冲积扇,向上是森林小路,走不远就要翻到溪沟的左侧上山。由于毕棚沟里并没有人家,所以这条森林小路不是很明显,何况四川的森林里是很容易迷路的,攀登活动中一定要做好路标。我们这次上山时森林部分没什么雪,但下山时积雪太厚我们也只得多次停下来找路。   从森林出来后左拐,过一片草坡后有一处较平的林地,其中有破败的牛棚子,测得这里的海拔接近4000米,林地里做营地要清理出平地并不是很容易,而且这里从上海子出发才上升了五百米,所以只是一个营地的备选。如果以这里做营地,走到沟的右边沿着碎石坡直接上攀,是通往冰川的一条直路,但坡度较陡,有近四十度。 [pp=single_ubb,200,150,2e01e1eq5d3f]sid=193933&surl=http://www.lspandeng.com/bbs/&url=http://p.qihoo.com/pic/2e01e1eq5d3f&rurl=http://yp.qihoo.com/files/193933/a/a3/a3c/a3cc/270194cq1c00.395a7f.jpg&rurl_w=200&rurl_h=150[/pp]  右图:这是从森林里走出时看到的5414峰。   从林地左测的乱石坡向上,绕过以灌木为主的林地,再向上路就清晰易辨了,除了很少的低矮灌木外,就只是石坡和草坡路了,路左侧的4462小峰也可以做为参照物,翻过几个大坡会有一个足有一个足球场大的平台,我们到时是雪地,估计是一个干海子,可以建三十顶以上的帐篷。从大本营到这里的时间是四至六小时,体力差一些可以计划在八小时。   这里就是C1(Lat: 31o 15' 12.5",Long: 102o 54' 81.4",4454M),除可取雪作饮用水外,夏季应该有几条小沟流过,我们也是用水袋从小沟取的水,这样可以节省燃料。C1附近除了乱石就是草,看着象在顶峰的正下方,向上的路也清晰可见,需要向右斜切一段,翻过一个垭口再沿冰川上攀。   右图:这是从C1平台向峰顶方向看,但此时仍看不到峰顶。 [pp=single_ubb,200,267,2201230q5ea8]sid=193933&surl=http://www.lspandeng.com/bbs/&url=http://p.qihoo.com/pic/2201230q5ea8&rurl=http://yp.qihoo.com/files/193933/c/c9/c9b/c9b5/2f01a50q1bbb.30f4ac.jpg&rurl_w=200&rurl_h=267[/pp]   C1至C2的路,如果没雪会很好走,我们走时雪大,常会踏进石缝中。到垭口之前,坡度达到了四十度,大雪的情况下是容易发生雪崩的坡度。   垭口并不象两个山峰之间的那种,也可以说是一条山脊的凹部,垭口的高度是4850米。到垭口后,沿山脊向左是通往C2的路,山脊的右边也就是上垭口前看不到的地方是冰川的末端,向下全是乱石坡,应该也能通往上海子大本营。   沿着冰川和山脊的接合部向上攀,翻过几个坎就是C2(Lat: 31o 14' 64",Long: 102o 55' 13.5",5026M)了,C2是一处可建几十顶帐篷的约十度的平坡,平整一下就可以做营地。我们的营地是建在4980米的地方,避风性要好一些,但只能建两三个帐篷。C1至C2约需攀登五六个小时。   右图:这个C2避风性很好,后面的冰洞是一条冰裂缝的露口,所以要小心检查四周的安全空间。[pp=single_ubb,200,267,2801f16q5ccf]sid=193933&surl=http://www.lspandeng.com/bbs/&url=http://p.qihoo.com/pic/2801f16q5ccf&rurl=http://yp.qihoo.com/files/193933/b/be/bef/bef4/2e022aq1af2.ad4d4b.jpg&rurl_w=200&rurl_h=267[/pp]       从等高线图上看,C2以上是一个环状的路线,那是因为登顶那天天气不好,而我们要经过的冰川坡度在50度左右,为避免强行上攀导致雪崩,我们仍是走的冰川的石脊接合部,相当于雪岩混合地形,为环状路线的顺时针方向,难度较大,最陡处有七八十度。   当时我们想从一处雪沟攀上去,但雪沟太陡,有人为造成雪崩的危险,我们不得不改走岩石山脊,改走的岩石山脊部分为四个绳段,冰雪路线,有岩石可设保护。过了这四个绳段后,是较平缓的通往峰顶的山脊,我们走的山脊的右侧,再有三个多绳段后到达峰顶。   半脊峰TOP(summit ,Lat: 31o 14' 41.1",Long: 102o 55' 39",5430M),峰顶实际上是一条很长的雪脊,雪脊西北侧是较平缓的雪坡,东南侧是雪檐,东南方向还产生一条山脊,并有一座石峰连接遥相呼应。JON本想沿顶峰与石峰间的山脊过去攀登石峰,由于天气和时间的关系只好留待下一次。   登顶时能见度很低,好在此前仅一周的时间JON来探过路,当时天气很好,他清楚记得顶峰附近的形态,下面的图片是探路时拍摄的。
[pp=single_ubb,200,267,240272aq5a65]sid=193933&surl=http://www.lspandeng.com/bbs/&url=http://p.qihoo.com/pic/240272aq5a65&rurl=http://yp.qihoo.com/files/193933/1/12/12b/12be/2402561q1ab7.6625e3.jpg&rurl_w=200&rurl_h=267[/pp][pp=single_ubb,200,267,280151fq5e3e]sid=193933&surl=http://www.lspandeng.com/bbs/&url=http://p.qihoo.com/pic/280151fq5e3e&rurl=http://yp.qihoo.com/files/193933/c/c4/c46/c46f/2402e3bq1ac7.9146a3.jpg&rurl_w=200&rurl_h=267[/pp]
上图1:后面的顶峰是5414峰。可以看到这里的冰川类型丰富多变,是冰雪训练的理想场地。 上图2:等高线图中深海子与幺峰的方向。
[pp=single_ubb,200,150,2b0173bq5f25]sid=193933&surl=http://www.lspandeng.com/bbs/&url=http://p.qihoo.com/pic/2b0173bq5f25&rurl=http://yp.qihoo.com/files/193933/9/9d/9d2/9d2f/2f01e4cq1c01.e917e1.jpg&rurl_w=200&rurl_h=150[/pp][pp=single_ubb,200,150,2402825q5b40]sid=193933&surl=http://www.lspandeng.com/bbs/&url=http://p.qihoo.com/pic/2402825q5b40&rurl=http://yp.qihoo.com/files/193933/1/13/13c/13cc/2202e28q1b0e.d6d38b.jpg&rurl_w=200&rurl_h=150[/pp]
下图1:从半脊峰看幺峰。 下图2:从半脊峰看5414峰,下山的路就是从这个垭口的雪坡向下。
  由于冲顶时走的雪岩混合路线太难,或者说下撤会耽误很多时间,而探过路的JON对下撤的路很有把握,我们从半脊峰和5414之间的垭口向下,先贴近5414一侧的岩石,利用岩缝设保护绕到主冰川的中部,然后滑下一段五六十度,七八十米高的雪坡,就是C2冰原了。当时天逐惭黑下来,就没能拍到下撤部分的场景照片。下滑时设了保护,我最后下是拆了保护后退下来。   从C2返回上海子大本营是沿原路走,虽然因大雪费了很多周折,也还算顺利。
点评:
  半脊峰的难度在四姑娘山三峰以上,因为它有冰川的原因。五一期间雪已覆盖至3800米以下的森林,已与同高差的玉珠峰北坡二号冰川难度相当。该峰应属于提高级山峰,而它的易接近性将可能成为提高级山峰的首选山峰。
  注意事项和计划组成:
  该峰可攀登时间为五月至十二月,最好时间为七至十月,反季节的冬季攀登难度过大。无论何时均应注意冰雪崩的发生。   该峰技术装备除个人常用装备外,需使用:短冰镐、雪锥、冰锥、岩锥或机械塞,数量视兵团式修路或阿尔卑斯结组而有所不同。我们这次七人阿尔卑斯结组使用的数量供参考:短冰镐2支、雪锥4支、冰锥10支、岩锥10只、机械塞4只。   该峰除大本营外为两个营地,建议使用阿尔卑斯方式攀登。   我们的攀登过程为:第一天----成都至上海子大本营(六小时),适应;第二天----队员适应休整(我是第二天傍晚赶到的);第三天----大本营至C1(六小时);第四天----C1至C2(六小时);第五天----C2出发登顶后返回C2;第六天----训练半天后从C2返回大本营,再从大本营返回成都。 [pp=single_ubb,200,150,2d023eq5b3e]sid=193933&surl=http://www.lspandeng.com/bbs/&url=http://p.qihoo.com/pic/2d023eq5b3e&rurl=http://yp.qihoo.com/files/193933/d/d2/d22/d22c/2b01f25q1b94.961148.jpg&rurl_w=200&rurl_h=150[/pp]  整个计划完成是六天半,因为回到成都已经是半夜三点多。第五天是我担心次日天气不好而将训练与登顶换了日程,因为当时的队员也是有相当经验的。实际上第六天果然天气差能见度极低。   右图1:从我们5月4号登顶的雪岩混合路线一侧看顶峰。   右图2:从上图的垭口看半脊峰的顶峰。左边是我们5月4日首登时的混合路线。 [pp=single_ubb,200,150,2901a62q5df8]sid=193933&surl=http://www.lspandeng.com/bbs/&url=http://p.qihoo.com/pic/2901a62q5df8&rurl=http://yp.qihoo.com/files/193933/7/76/765/7656/2c0155cq1b80.92ea3e.jpg&rurl_w=200&rurl_h=150[/pp]  我认为整个攀登进程可以在七天中完成,前两天的适应是不可省略的,山上可以加一天作为登顶的机动时间,同时适应和组织一定的训练。   C1附近做冰雪训练不是很好的地方,C1至C2那天可以早一些出发,就可以有三小时左右的训练时间,如果次日天气不是很好,还可以做更进一步的训练。我们的C2营地旁就有很好的滑坠训练地,坡度五十左右,高度十米,下面有很好的雪面可以承接未能止住滑坠的练习者;裂缝救援训练也不远,冰桥通过和攀冰就要到较远的地方了,如果天气好登顶那天也是可以节省一些时间用于训练的。如果组队时考虑训练多一些,可以在山上再增加一天,一方面保证登顶可以等好天气,另一方面训练时间近三天,在这样的实际环境中收获也将是其它地区不易获得的。 [pp=single_ubb,200,150,2002820q5bbe]sid=193933&surl=http://www.lspandeng.com/bbs/&url=http://p.qihoo.com/pic/2002820q5bbe&rurl=http://yp.qihoo.com/files/193933/8/86/86a/86a6/2f0143bq1c6e.ecbcea.jpg&rurl_w=200&rurl_h=150[/pp]  右图:这是卧龙方向的沟,也有一个美丽的高山海子,据说以前有毕棚沟通往卧龙的小路,类似长坪沟、双桥沟与毕棚沟相通的路,现在长坪沟已经成为一条经典的穿越路线。   关于通讯:毕棚沟管理部门还没有足够的投资用于手机中继站,所以近两年还无法考虑手机这个最方便的通讯工具。C1、C2、峰顶都是走一点就可以看到上海子大本营,但这次不知是天气不好还是人为的原因,我们与上海子大本营的联络一直未能通话,而类似的距离我们的2瓦的对讲机应是可以接通的,也许需要使用5瓦的对讲机。而两年前我们在玉女峰用1瓦的对讲机曾在C2与几乎远一倍位于西大滩的队员通过话。我们认为,在阿尔卑斯行进中,低能耗的小功率对讲机是有优势的,而与阿尔卑斯行进组以外的人群联系,则可以视与对方的距离等多方面因素决定。 [pp=single_ubb,200,150,2902c5eq5bf3]sid=193933&surl=http://www.lspandeng.com/bbs/&url=http://p.qihoo.com/pic/2902c5eq5bf3&rurl=http://yp.qihoo.com/files/193933/7/74/744/7447/200285aq1acf.dc3806.jpg&rurl_w=200&rurl_h=150[/pp]  右图:刃脊探险登山队的七位首登者是:JON OTTO、马一桦、苏荣钦、康大卫、孙平、玛米亚。人后面是雪檐,隐约可见的那个石峰也被人挡住了。   注:原文是在一次未登峰首登后写出的,对山峰的了解不能说全面,所以十个月后又增加了另两次攀登的资料来充实,此后如有新的路线,还有可能增加新的内容。

半脊峰新图片资料
[pp=single_ubb,430,323,2f027cq5bd8]sid=193933&surl=http://www.lspandeng.com/bbs/&url=http://p.qihoo.com/pic/2f027cq5bd8&rurl=http://yp.qihoo.com/files/193933/0/02/029/029d/2102755q1a68.504315.jpg&rurl_w=430&rurl_h=323[/pp]
C1至C2路线清晰,C2就在图中小尖峰的后面,翻过垭口再上约200米高度就到。

[url=http://www.lspandeng.com/bbs/&url=http://p.qihoo.com/pic/2401d36q5d54&rurl=http://yp.qihoo.com/files/193933/9/9a/9a4/9a44/2102b17q1af4.870b26.jpg&rurl_w=430&rurl_h=323[/pp]][pp=single_ubb,430,323,2401d36q5d54]sid=193933&surl=http://www.lspandeng.com/bbs/&url=http://p.qihoo.com/pic/2401d36q5d54&rurl=http://yp.qihoo.com/files/193933/9/9a/9a4/9a44/2102b17q1af4.870b26.jpg&rurl_w=430&rurl_h=323[/pp][/url]
照片拍摄者所处的位置就是我们2004年五一首登时的C2,真正的C2平台如图所示,从C2至峰顶的路线也能看到两条。

[url=http://www.lspandeng.com/bbs/&url=http://p.qihoo.com/pic/2b02a56q59ab&rurl=http://yp.qihoo.com/files/193933/1/10/102/1024/270251bq1b1e.5d02f8.jpg&rurl_w=430&rurl_h=323[/pp]][pp=single_ubb,430,323,2b02a56q59ab]sid=193933&surl=http://www.lspandeng.com/bbs/&url=http://p.qihoo.com/pic/2b02a56q59ab&rurl=http://yp.qihoo.com/files/193933/1/10/102/1024/270251bq1b1e.5d02f8.jpg&rurl_w=430&rurl_h=323[/pp][/url]
此图是从C2附近拍摄,能够清楚看到从C2登顶的四条路线:R1最难,为冰岩混合路线,为首登时的路线;R2为攀冰路线,原为雪沟,坡50度左右,刃脊探险2004年八月选择的路线,攀冰约七段至顶;R3为大雪桥路线,刃脊探险2004年十月选择的路线,上到山脊后再沿山脊上一个约四十度的大坡至顶;R4是探路时的路线,首登时从此坡下降,雪坡近五十度,也是上到山脊后沿山脊至顶。所有路线都有雪崩的危险,好在坡高都不是很长,下面有很好的缓冲区。

[url=http://www.lspandeng.com/bbs/&url=http://p.qihoo.com/pic/2e02659q5b20&rurl=http://yp.qihoo.com/files/193933/0/09/097/0977/2c0103q1c02.12987b.jpg&rurl_w=430&rurl_h=323[/pp]][pp=single_ubb,430,323,2e02659q5b20]sid=193933&surl=http://www.lspandeng.com/bbs/&url=http://p.qihoo.com/pic/2e02659q5b20&rurl=http://yp.qihoo.com/files/193933/0/09/097/0977/2c0103q1c02.12987b.jpg&rurl_w=430&rurl_h=323[/pp][/url]
大雪桥路线:此图就是上图中R3两段红线中间断的一段,有一个十米左右宽的大雪桥,翻上去就是山脊。


[ 本帖最后由 逛山 于 2009-10-7 16:51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攀岩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顶!顶!0 踩!踩!0

75

主题

0

好友

1522

积分

新手注册

威望
85
金钱
1078
贡献
103
最后登录
2024-3-26
注册时间
2008-6-24
精华
4
积分
1522
帖子
507

紧急联系人已备案 初级培训合格

2#
发表于 2009-10-7 23:49:30 |只看该作者

好线路!

心又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攀岩

 
 
      友情赞助商
  ClimbX kailas 西北登山技术装备店 Adidas 点击打开QQ联系详细事宜  

Archiver|手机版|老陕攀登 ( 陕ICP备10003142号

GMT+8, 2025-8-2 07:48

Powered by Discuz! X2.5 Licensed

© 2001-2012 Comsenz Inc. Design Singcere.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