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望
- 273
- 金钱
- 6556
- 贡献
- 427
- 最后登录
- 2024-7-14
- 注册时间
- 2008-6-24
- 精华
- 19
- 积分
- 8538
- 帖子
- 2681
 
- 威望
- 273
- 金钱
- 6556
- 贡献
- 427
- 最后登录
- 2024-7-14
- 注册时间
- 2008-6-24
- 精华
- 19
- 积分
- 8538
- 帖子
- 2681
|
本帖最后由 逛山 于 2010-5-29 17:22 编辑
目的地:年宝玉则山顶峰(5369米)
到达高度:5100米
十月二日 阴
由于前一天从成都到阿坝县的车比较晚,加上下雨,我们选择了在阿坝汽车站旁的旅馆住了一夜,所以,早晨五点半,我就不得不跑到汽车站买到久治县的票。由于这两个县城分属四川和青海,所以班车比较少,只有过路车。7点钟上车,结果从成都到大武的班车居然拒载,说我们没有从成都就坐他们的车,不希罕我们这点钱,真是弄得我们莫名其妙。估计是从阿坝到大武还有五百多公里,我们中间这段路程票价底,还占着他们的位置了。然后找车站调度调解,最终是把我们安排在了一辆开往甘肃玛曲的过路车上。9点半到达久治县城,很小的一座乡镇,满眼的汉式房屋却也掩盖不了浓浓的藏族气氛。大街上走的多半是藏族,不过,让我们惊奇的是,很多当地人除了身穿藏袍的外,大部分都穿着TNF,OZARK这些名牌冲锋衣,其中甚至包括妇女和儿童。真假自然不必多说,只能感叹一下国人的复制力。跟县旅游局的颜局长联系了一下,很快,他便开着一辆吉普便来接我们了。先带着我们吃了早餐,特别说明一下,没想在这里能吃到这么好的早餐,是本次出行以来最好的一次,虽然只是简单的包子和稀饭。吃完饭,办过相关的登山手续,颜局长帮我们请的登山向导也到了,名字叫华旦尖措,挺年轻的一个藏族小伙子,据介绍,他是目前唯一登顶成功的两位当地人中的一个。相互认识,了解过基本情况后,一辆救护车把我们送到了年宝玉则山的脚下。
我们本次登山的起点是从仙女湖开始的,这里是景区,需要交纳10元的门票。攻略上说要从仙女湖的右侧转过去,但是向导却带领我们走了左边,说是右边虽然看着较近,但是路比较难走。好像如其所说,不管是来登山的还是转湖的,都选择了从左边开始前进。实际的效果是,仙女湖的尾部还要向左拐一点弯,路程应该差不多。今年来的人真不少,不过大部分是转湖的,登山的除了我们这个队伍,还有一个上海队,已经先于我们一天进山了。雇佣的马队把我们的比较重的装备驮上后,我们开始背包出发,这样做既避免了太早的浪费体力,也能更好的适应海拔的影响。从左边走,一开始就要过一条河,为了不湿鞋和耽误时间,便有专门在这里牵马帮你渡河的藏族人,好在价钱也不贵,每人一元。天亮大姐上的一匹马不太稳,刚上去就是一个趔趄,差点把她甩到水里,好在她死死的抓住马鞍,才没有掉下去,人没事,倒是也把牵马的小男孩吓出了一生冷汗。过了河是一片草地,再向前走很快就进入了杜鹃林中。湖边的路已经被来往的马匹踩的稀烂,只能再往上走一点,但是路上依然布满了泥坑和水潭,需要你来回跳跃才能过去。杜鹃林一开始还比较低,但是到后来就越来越高了,露水打得你满身都是。走了有一个多小时后,天空突然又下起雨来,细密的雨丝一下覆盖了整个天空,雨雾甚至掩映住了湖对岸的风景。雨下了多半小时,不但没有停,风反而大了起来,凉意顿起,那还顾得上再去欣赏风景,低下头寻路前进。还好戴了雪套,跟GORE-TEX登山鞋配合的天衣无缝,免去了湿鞋的担忧,更庆幸临出来前新买了一件布莱亚克新款的两层GORE-TEX冲锋衣,实际使用效果还是不错的,比我那件穿了两年、外边大雨里边小雨的假MHW好了很多。雨一直下个不停,我们的路也越走越困难,但是队员们都在坚持着,没有迟疑和退缩。这次跟我出来登山的5名队员都是第一次体验雪山,原来登山最高的可能就是不到四千米的秦岭太白。不过,我对他们的体力还是比较了解的,都比较有耐力,而且知道相互照顾。雨终于还是停了,太阳也露出了顽皮的笑脸,雪山重新给我们呈现出了他壮美的风景。缓了缓气,目的地就在前方,仙女湖营地的帐篷已经看得很清楚了。不过转过了两个山坡还不到,真是很折磨人,由于中午没有吃饭,感觉胃里难受得很,身上也提不起劲来。还好大家都带了一些糖果和巧克力,吃了点来补充体力后,继续前进。下午5点半,经过4个半小时的徒步,我们终于到达了仙女湖营地。
仙女湖营地是很大的一片草地,中间一条大河流过,有几户藏族牧民在这里居住,牛马成群。很多徒步的驴队都纷纷在这里扎起了帐篷,由于刚经受了风雨的洗礼,队员们感觉都比较疲惫,虽然时间上还早一点,但我还是选择了在这里扎营。拿出筹划已久的高压锅,想给大家作顿好吃的,没想到在久治县城买的排骨居然忘带了,真是郁闷死了。晚饭是骄子主厨,做的菜很是不错,当然也多亏了华旦从当地藏民家里借来的烹调油。晚上大家睡得都还不错,我、骄子、山木睡在了宽大的布来亚克高山帐里边,另外的两男两女分别住了康健为了地球第三极环保活动专门定做的防风高山帐里边,我带的另一顶派乐天的野营帐则作为了我们的装备帐,总之,住宿上是很舒服的。仙女湖营地海拔4000米,大家的反映都是比较的疲惫,没有十分厉害的高原反应,小暴牙和山木的反映稍微要强烈些。
十月三日 晴
从仙女湖营地就可以看到从年宝玉则主峰延伸下来的巨大冰川,但是还看不到顶峰。仙女湖营地到妖女湖营地需要1个小时,再到碎石坡下还需要一个小时,为了保存体力,让队员更好的负重登山,今天的前半段我们雇佣了牦牛来运输。沿着妖女湖的左侧小路前行,路很好走,两边的山倒影在仙女湖中,风景异常的美丽。一个小时后,我们已经过了妖女湖,在湖尾的沙滩上看到了一只羊只剩下了一堆白骨,据向导讲是被狼吃的。又翻过了两个高坎之后,我们进入到了一片沼泽之中,泥水倒还好说,有些比较宽的小河就不很容易跳过去了。在接近碎石坡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顶帐篷,走近一看原来是上海队的,有一名队员住在这里。他是因为脚踝在跳跃小河的时候崴住了,只能驻扎在这里。一个人在这里待上个两三天,真是够难为他的了。
我们在碎石坡的下边停住,牦牛只能驮到这里了,再往上,所有的装备只能靠自己来背了。稍微吃了点午饭,我们开始出发,由于携带的装备和食品比较多,所以我们又请了牵马的两个藏民来给我们当背工。由于这里没有背工这种先例,所以出的价格比较高,而且事后证明,再给他们多少钱他们也不会再干了。碎石坡的中间,有一条冰雪汇聚,流下来的河流,沿着河的右侧向上走,没有什么现成的路,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大方向就是朝着顶上的小瀑布走。背上背包再走,个人的体力差距就出来了,沉重的背包加上高山反应,非常的折磨人,体力和意志在这个时候都是那么的重要。队伍慢慢得被拉得很长,有时候打头的看最后一个人时只是一个小点。脚下的石头也不是很牢靠,都是些被流水冲刷下来的石头,在翻越一个石坡的时候,骄子滑了一跤,大腿不慎被石头砸伤,好在他意志坚定,居然咬牙坚持到了C1营地才跟我说。此后的几天里,大腿都是肿得老高,走路吃力了许多。到C1途中最危险的是要翻越一个石缝,看起来挺简单,但是这个石缝比较的高,翻上去的平台一侧又是个悬崖,要想背着背包翻上来必须掌握好平衡,好在大家在这里都顺利的安全通过。在快到瀑布的下方的时候,需要向右侧攀升到大岩石上。由此继续向右侧横移,过一个小溪,翻上一个石堆后,终于到达了平坦的C1营地。碎石坡的路比较的难走,需要超强的耐力和平衡性,就是在有华旦和背工的帮助下,我们也用了4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扎好营地,天已经黑了下来,最后一个队员也终于到达了。C1营地海拔4500米,位于冰川末端的右侧,有一个足球场大,较平坦,但是地上有不少突出的岩石,能扎帐篷的地方也不是很多,这里有小溪流过,取水方便。今天队员们的情况不理想,基本上都感觉非常疲惫,并伴随有头疼,小暴牙的脚被折磨的不堪忍受,准备留守C1,山木的头痛加剧,到了营地钻进帐篷就没有再起来,其他几位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体力,心理打击。晚饭大家吃得都不多,稍微喝了点热汤就都赶紧休息了,只有向导华旦和骄子精力超人,谈到了半夜才睡。
十月四日 晴
早晨,趁着吃早饭的时间,又给大家打了打气,缓解了一下昨晚的低落情绪。吃过早饭,穿戴整齐,带了一些午餐,整理好冰雪器材,7点半,全体出发。由于向导说上边没有太好的营地,我们决定今天轻装冲顶。按照向导自己的时间大概需要6个小时,我们可能需要八个小时左右。事实证明,我们有点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导致了冲顶的失败。C1再向上,一开始依然是一段很陡的碎石坡路,走起来很费劲,虽然背包不是很沉,但仍然浪费了我们很多的时间。上到碎石坡的顶端后,顺着右边石壁的下方可以上到第二台阶的位置,第二台阶有点像个盆地,乱石纵横,确实如向导说的,不是很好扎营。这里的海拔是4800米从第二台阶的左边巨石向上攀登,一直到达冰川的边缘。这里的冰川非常的开阔,下部较平坦,可以称之为第三台阶,上边覆盖了有十几公分的浮雪,这样走起来还不是很滑。不过我们还是换上了冰爪,因为就在不远处的冰川上,我们已经看到了一道道的冰裂缝,我们必须要绕过它们。换好装备,我们7个人做了两个结组,开始前进。走了有十几米,突然在右边比较平坦的雪地上发现了三顶帐篷,没有人,这应该是上海队的帐篷,他们把这里作为了他们的C2营地。同时,我们也在远处的雪坡上发现了深深的脚印,通向了主峰左侧的山鞍部。我们决定跟着脚印前进,这是个新路线。我们跟着脚印前进,可是没走多远就出现了问题,李巍和骄子的冰爪由于和登山鞋不匹配,所以总是掉,不得不停下来重新装,这样搞了两三次,浪费了不少的时间。又走了没多远,华旦发现前面的脚印好像又从左侧的山口退了下来,转向了主峰右侧的山脊传统路线上。看来是新路线没走通,于是,我们也开始小心翼翼的绕过冰裂缝,朝着主峰右侧的山脊行进。这里是冰裂缝区,一道道冰裂缝张着大嘴静静的躺在雪地中,一失足便成千古恨了。华旦在前边小心翼翼的摸索前进,我们跟着他迂回的绕过一个个冰裂缝。行进途中,华旦也通过喊话跟已经登上山脊的上海队的向导多杰仁青取得了联系,确定了路线。终于,我们结组通过了比较危险的冰裂缝区,来到了主峰的右侧刃脊下方。可是,也是在这时,我发现时间已经到了下午的3点钟,如果再到顶峰,可能还需要2-3个钟头,如果强行登顶的话,就不能够保证安全下撤了。出于安全考虑,我决定放弃冲顶,将机会留给下一次。虽然还有队员想再往上试试,但是,在我的建议下,他们终于放弃自己的想法,全队开始下撤。我们下降到第三台阶的时候,听到了上海队登顶的欢呼,虽然倍感遗憾,但是队伍的安全毕竟是最重要的,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下撤也是异常的艰苦,特别是到达碎石坡的时候,下山路本身就不好走,再加上体力极度消耗,每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我让向导华旦在后边押队,自己先回到营地,烧上水。天完全黑下来的时候,最后的几名队员依然闪着头灯在碎石坡的中部摸索着下撤。中间有一段他们差点走到了悬崖的上边,我们在下边看着着急的不能行,只能用头灯给他们打一点方向,并让山木走到正确的下山位置等候。他们缓慢的速度让我感觉到是体力透支了,于是我赶紧带了壶热水往上边迎接。见到她们的时候,确实如我所料。她们的体力急剧下降,华都懒得说了,基本上是四肢并用着来下山。让她们喝了点热水,换了口气,终于坚持到了营地。回到C1营地后,天亮大姐和小暴牙便一头钻进了帐篷里,晚饭基本上没怎么吃。估计吃了也会吐出来。其他的几位男同志今天表现得都还不错,但是也非常的辛苦。
十月五日 多云
由于时间和食品都已经不足,如果再向上建一个营地,至少又要多出两天的时间,再加上队员们经过三天的连续攀登,都已经比较疲惫了,所以我们没有选择继续向上建营地攀登,今天准备下撤。正吃着用高压锅做出香喷喷的米饭,上海队的向导已经从他们的C2营地下撤了下来,经过交谈得知,上海队昨天冲顶的时候,一开始由于走错了路,浪费了不少的体力和时间,最终只有一名队员成功登顶。而且通往顶峰的刃脊需要大量的技术装备做保护,难度不小。吃完饭,上海队的队员也已经背着装备撤了下来。据他们说,在刃脊的那段,他们所带的岩锥,冰锥,甚至机械塞,能用的都用上了。开来这座山的难度还是真得比较大。下撤的途中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小暴牙的腿在前两天的攀登中受损严重,背着包基本上就走不了路。山木同学今天的状态超好,先是把自己的背包背下去,然后再转身上来把暴牙接下去,如此反复三四趟,不禁令人深深感动。到达比较危险的石缝处后,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我打了三个岩锥,做了一根保护绳帮助下降,大家走的都很顺利。骄子虽然是本次随行的记者,但是四分之一的藏族血统,再加上长期的户外工作,体力相当了得,在到达山下营地后,又先后跑回来两次,帮体质稍差的队员背包。有这么一个团结互助的团体,真是领队的福气。晚上7点,队员们又回到了仙女湖营地,由于时间太晚,骑马出山比较的危险,所以我们在这里又住了一晚上。谁知道第二天一起来,外边已经变成了一片银色的天地,看来即使我们选择继续攀登,也将会遇到很大的难题。本次登山虽然没有登顶成功,但是队员们都是第一次接触雪山,能够全体到达5100米的高度,并且安全的下撤,我已经感到非常的满足和欣慰了。同时本次登山活动也感谢广州派乐天公司,北京康尔健野公司提供的装备赞助。
总结:
1.本次登顶的失败主要在于手头掌握的资料太少,c1营地的海拔位置又太低,如果能跟上海队一样建一个c2,应该登顶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2.年宝玉则总体下来感觉不是像很多资料上说的是难度比较低的初级山峰。实际情况是这座山本身登顶的人就很少,特别是国内的,所以很多资料都不够健全,存在误导。在实际攀登中,上碎石破,结组过冰裂缝,以及在刃脊上的各种技术装备的使用,它应该算一个提高级的雪山更为合适。
3.营地的建议如下:第一天如果只能走到仙女湖,那么最好能在第一台阶和第三台阶分别建立c1和c2营地,如果第一天能走到妖女湖尽头,碎石坡下营地,那么一天就可以直接上到第三台阶建立c1营地。不管怎样,在第三台阶的雪地上扎营,才能保证你有充足的时间冲顶和下撤。
4.冰裂缝的变化每年可能都不一样,并且存在有暗裂缝,所以结组通过是比较好的方法,顶峰刃脊上需要至少200米的路绳和相关岩锥和冰锥。
5.顶峰存在冰岩混合路线,特别是岩石上覆盖的薄冰,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你攀登和做保护。(登顶向导语)
6.相关GPS数据:
座标点 北纬 东经 海拔
仙女湖大门 33.24.014N 101.06.230E 4034M
BC 33.21.473N 101.06.057E 4026M
碎石坡下 33.18.464N 101.07.045E 4144M
C1 33.18.018N 101.06.825E 4575M
第二台阶 33.17.797N 101.06.509E 4841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