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元 于 2013-1-22 11:30 编辑
一 《发现抱石》
2009.03.09
之前只在长春净月潭的人工岩壁爬过一次,感觉很好,不难,上到顶了,还得了个公仔。但是不懂什么攀岩技巧,只是使着蛮劲往上爬。自己竟然还使用过一次好像是叫“窜跳”的动作,是很本能的使用,也不知道对不对,哈哈(有照片为证)。之后就喜欢上了这种运动。但是后来由于工作原因一直没有机会再次接触它,只是在心里默默的记着这项运动。
哈哈,现在回西安了,终于有时间了,也发现了抱石馆。这是第一次接触抱石,先是在网上自己了解了一下什么叫抱石,后来和几个岩友聊了聊(岩友们相当热情,马戈啊、逛山啊、老雷啊一看都是“上头型”的),心里很是激动(还有几个是战友,嘿嘿)。
周一晚上穿了个破运动鞋就出发了。
走,抱石,试试看。 二 《抱石第一次》
2009.03.09
第一天来到抱石馆,看着一个个高手,像群壁虎一样在岩壁上自由攀爬、窜跳。在铁的事实面前,我再一次映证了“人是由猿变来的”这一历史结论。岩民们已经将猿类遗留在人类身上为数不多的攀爬基因发挥到了极致。
只要给我们足够的崖壁和藤条,我相信我们会活得更好。当然,最好再来点香蕉……
闲话少说,我简单热了一下身,就上了岩壁。
前几分钟,手足无措,完全无法相信自己也是由猿变来的。你说,同是生活在西安,猿和猿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人家吃香蕉吃的早嘛)
经过马大夫、逛先生的指导,知道了一些基本的要领,慢慢也摸索出来感觉了,屁股扭啊扭的也知道移动重心了。自己平移了几趟,还行,就是小臂伸不直,重心下不去,也贴不到岩壁上。
又来了一趟,小臂直了,但是还是有点不贴岩壁,动作不制式哈哈。慢慢来,不着急。
断断续续,摸索着又试了几次,越发的感觉手指的握力不足了,要靠大臂和背部的肌肉将自己固定在岩壁上,小臂自然就弯了。看来不加强上肢力量是不行了啊,丢人啊
下了岩壁,坐在板凳上,看着高段位的猿们爬,心里不住暗暗使劲。后来仔细想想,这好有一比啊“老爷子见梦中情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爬吧爬吧,为了我们原始的祖先;爬吧爬吧,为了证明我们的基因;爬吧爬吧,趁着我们还年轻;爬吧爬吧,为了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