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751|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程] 攀岩运动常见运动伤害的分析

[复制链接]

42

主题

0

好友

2575

积分

版主

墙顶望风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
金钱
2369
贡献
635
最后登录
2013-1-23
注册时间
2010-11-25
精华
0
积分
2575
帖子
391

紧急联系人已备案 初级培训合格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2 16:00: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左左 于 2011-4-2 17:30 编辑

      

目录

攀岩运动常见运动伤害的分析


攀岩运动伤害之预防


攀岩运动伤害之处置


给热爱攀岩的同学们提醒注意



      长期进行攀岩运动的人都知道,攀岩时手、足支点承受着巨大的力量。

  大多时候手在抠或捏点时由于接触点非常小,肌肉、肌腱和关节囊承受着巨大的反向作用力量,这个力量有时是握力,有时是扭转力,有时是提升力,有时是侧向推力,这些力量有时是接近极限或超越极限的,所以上肢手指腕肘肩的肌肉、肌腱、关节囊、韧带、腱鞘等极易发生撕裂、断裂或无菌性炎症。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会贻误最佳治疗时机或转变成慢性损伤,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严重者还会造成终生慢性伤害!

  在攀岩运动中,下肢、膝、足主要起支撑作用,承受力量相对较分散,所以伤病相对较少。而上下肢在协调脊柱保持平衡攀升的同时,脊柱也不可避免的发生扭转,以应对多变的岩石环境,椎间关节会承受剪力损伤。所以背腰部肌肉也易于发生僵硬,小关节也易于发生紊乱。久之会形成脊柱侧弯,进一步继发椎间盘的退变。

  不应该忽视的是,膝关节在协调肢体运动中,髌骨由于不断地做横向切线运动,髌软骨和膝关节滑囊等也易于出现慢性伤害。



  据1995年美国运动攀登协会(ASCF)对42名职业攀岩选手的医学调查报告发现:攀岩运动会引起多达11种常见伤病,主要发生在上肢手、肘、肩部,其中前8种运动伤害较多,
依次为:
手指副韧带损伤 40.5%,
肩部损伤33.3%,
第二环状滑车断裂26.2%,
上肢屈肌腱损伤26.2%,
第二环状滑车撕裂23.8%,
扳机指23.8%,
肱骨内上髁炎21.4%,
肱骨外上髁炎9.5%,
腕管综合症7.1%,
肌肉末端病7.1%,
手腕部筋膜韧带拉伤7.1%。

另一详细版本:
依照1995年一项针对「美国运动攀登协会(ASCF)」42名职业攀岩选手的医学调查报告指出,攀岩者最常见的运动伤害包含下列11种手部、肩部及肘部之损伤。
攀岩最常见之运动伤害运动伤害类型百分比
1.手指侧副韧带伤害40.5%
2.肩部伤害33.3%
3.第二环状滑车断裂26.2%
4.屈肌肌腱伤害26.2%
5.第二环状滑车裂伤23.8%
6.板机指23.8%
7.内上髁肌腱炎21.4%
8.外上髁肌腱炎9.5%
9.腕管症候群7.1%
10.肌肉肌腱连接处伤害7.1%
11.手腕倒拉7.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攀岩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顶!顶!0 踩!踩!0

42

主题

0

好友

2575

积分

版主

墙顶望风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
金钱
2369
贡献
635
最后登录
2013-1-23
注册时间
2010-11-25
精华
0
积分
2575
帖子
391

紧急联系人已备案 初级培训合格

2#
发表于 2011-4-2 16:08:1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左左 于 2011-4-2 16:15 编辑

末端病损伤

  肌腱、韧带在骨附着部位的结构比较特殊,镜下可分为连续的五个区域:波浪状的腱纤维、纤维软骨层(腱纤维呈交叉走行将软骨细胞包裹在其中)、潮线、钙化软骨、骨。止点部位波浪状的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在肌腱受牵拉时被拉直如弹簧一样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在止点的纤维软骨带,其细胞的包囊在受牵拉时由圆形变成梭形,也可能起到缓冲牵拉的作用;纤维软骨带的基质含有一定量的胺基葡萄糖,是一种胶性物质,类似电话接线头处的橡胶管,也有缓冲牵拉的作用;腱纤维穿过钙化层进入骨组织,其纤维不是垂直的,而是向周围均匀斜插入骨中,类似树根的冠状结构,从力学原理来看,大大缓解了拉伤的应力;舌状软骨垫可进一步减少折屈应力。

      根据腱止点及附属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的结构:滑车型;牵拉屈曲型;牵拉型。

  总之,肌腱和韧带的末端的解剖特点有明显的力学缓冲作用,其弹性特点可以增加力矩,在跟腱和肩袖部可以通过跟骨和肱骨头起到滑车的作用。

谁能说出图中这叫什么手法


      从攀岩运动的点状着力点来分析,腱、韧带的止点的过度牵拉和折屈应力,可因超越极限负荷的受力造成止点的损伤,在止点的不同部位结构可以发生相应的病理变化:


  在腱及腱围组织可见组织变黄、失泽,并伴有血管侵入,镜下可见正常的波浪状纤维排列消失,重者可见玻璃样变、纤维变及截样变,血管及脂肪组织侵入腱内还有的出现软骨岛或骨岛,在腱围组织中有怒张的毛细血管及硬化,腱围有水肿与腱紧密粘在一起;在纤维软骨带可见血管侵入,软骨团透明软骨样变;在钙化软骨层中可以见到潮线增厚不规则,有时可见镜下撕脱骨折;在骨组织中可表现为髓腔纤维变,有时髓腔开放,开口进入钙化软骨层。

攀岩运动常见的末端病有:

手指的屈肌群在指节的末端损伤;

肱骨内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

肩袖止点的损伤(肱骨大、小结节);

膑腱末端;

跟腱末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攀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0

好友

2575

积分

版主

墙顶望风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
金钱
2369
贡献
635
最后登录
2013-1-23
注册时间
2010-11-25
精华
0
积分
2575
帖子
391

紧急联系人已备案 初级培训合格

3#
发表于 2011-4-2 16:16:46 |只看该作者
手指的侧副韧带损伤

  当攀岩者在动态动作中去抠一个岩点时,中间三个指的近端指骨间关节在瞬间会承受巨大弯曲力量;捏点的动作则会引起拇指的第一掌指关节扭伤,并引起关节囊的损伤,表现为关节的肿胀、僵硬、慢性疼痛,动作受限。进行侧向搬动试验如见到关节侧面松弛、不稳,可以诊断副韧带的完全断裂;如果只是疼痛,可能为部分撕伤、扭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0

好友

2575

积分

版主

墙顶望风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
金钱
2369
贡献
635
最后登录
2013-1-23
注册时间
2010-11-25
精华
0
积分
2575
帖子
391

紧急联系人已备案 初级培训合格

4#
发表于 2011-4-2 16:17:22 |只看该作者
肌腱损伤

  每一个手指的屈曲运动都有深浅两条屈肌肌腱控制:屈指浅肌控制近端指间关节及掌骨与指骨间关节的弯曲;深肌可控制远端指骨关节、近端指骨关节及掌骨与指骨间关节的弯曲。

  把你的近端指骨间关节伸直,并尝试着弯曲指尖,如果患肢不能够将远端指骨间关节屈曲,提示屈指深肌肌腱伤害;将手掌朝上置于桌面上,将你的四指维持伸展姿势并让患指弯曲,如果无法弯曲则提示该指的屈指浅肌肌腱受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0

好友

2575

积分

版主

墙顶望风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
金钱
2369
贡献
635
最后登录
2013-1-23
注册时间
2010-11-25
精华
0
积分
2575
帖子
391

紧急联系人已备案 初级培训合格

5#
发表于 2011-4-2 16:17:54 |只看该作者
第二环状滑车损伤

  每一根手指内都有5个环状滑车用以连接、固定指骨与肌腱(拇指除外),而肌腱的长时间过度弯曲就会与滑车发生摩擦,并可能导致撕裂。第二环状滑车位于近端指骨近掌骨与指骨间关节处。据统计,约有40%的职业攀岩者患有第二环状滑车损伤。重者会出现完全断裂,导致屈肌肌腱无法再贴近指骨,并出现弓形弯曲。第二环状滑车损伤初期容易漏诊,有时需核磁检查以助确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0

好友

2575

积分

版主

墙顶望风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
金钱
2369
贡献
635
最后登录
2013-1-23
注册时间
2010-11-25
精华
0
积分
2575
帖子
391

紧急联系人已备案 初级培训合格

6#
发表于 2011-4-2 16:19:22 |只看该作者
      在进行攀岩运动时,肩关节也是易于出现伤病的主要部位之一。

      肩是人体活动度最大的关节。广义的肩带由五个关节组成:盂肱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肩胛胸壁关节及肩峰肱骨间关节。肩部的运动是由各个关节的协调运动完成的。因此,任何一个关节的受伤,都会影响肩的功能。如肩外展可以从0°抬高到180°,是由盂肱关节外展120°及肩胛胸壁关节外旋60°共同完成。在肩的外展过程中,两者基本是按照2:1的比例协调运动的。与此同时,由于肩胛骨外旋60°,又使肩锁关节活动20°,胸锁关节活动40°。肩部的其他活动如:前屈、后伸、内收、内外旋及回环也是如此。

  盂肱关节是其中主要的关节,它是一种球窝关节,肱骨像球状包裹在浅浅的盂唇窝中,以主动性的盂唇、关节囊韧带和被动性的三角肌、肩袖来增加稳定。在这个狭小的空间内,正常情况下,肌腱、韧带、滑囊可以有条不紊的协调运动,但在疲劳或超极限运动时,造成局部炎症,他们的配合就可能出现紊乱,互相摩擦、撞击,引发诸如:肩袖损伤、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盂唇撕裂等损伤,并称为“撞击综合症”。



出现“撞击综合症”的患者一般会出现肩前方和外侧的疼痛,肩部运动范围减小(特别是攀岩运动需要的肩过度外展动作—手臂无法高举过头),手臂乏力等症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攀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0

好友

2575

积分

版主

墙顶望风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
金钱
2369
贡献
635
最后登录
2013-1-23
注册时间
2010-11-25
精华
0
积分
2575
帖子
391

紧急联系人已备案 初级培训合格

7#
发表于 2011-4-2 16:20:56 |只看该作者
      腱鞘损伤

  人体关节的活动,是通过肌肉收缩,牵引肌腱末端所附着的骨骼来完成的。所以肌腱必定要通过一个以上的关节。当肌腱绕过关节或骨骼的隆起部时,为避免紧张的肌腱滑脱,深筋膜就在这些部位增厚成环状或宽平的支持带,将肌腱固定。由于肌腱是条索状无弹力的组织,在经过骨骼隆起部及关节时很容易发生磨擦,虽然这些部位有腱鞘及滑液鞘保护,里边有滑液起润滑作用,但在磨擦使用过度时,会引起腱鞘无菌性炎症,即所谓的腱鞘炎,根据所属肌肉及发病部位和性质的不同各有命名。

  腱鞘炎的临床表现多为:疼痛、局部的肿胀、功能障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0

好友

2575

积分

版主

墙顶望风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
金钱
2369
贡献
635
最后登录
2013-1-23
注册时间
2010-11-25
精华
0
积分
2575
帖子
391

紧急联系人已备案 初级培训合格

8#
发表于 2011-4-2 16:22:54 |只看该作者
软骨损伤

关节面软骨的营养:关节活动时弥散机制是关键;毛细血管微循环和关节的运动因素是软骨损伤的关键;类似泵的作用:关节液中的营养物质吸入和代谢物的挤出双重作用。攀岩运动创伤常见的是髌骨的关节面软骨的损伤,也极易漏诊,并且诊断易滞后。早期症状表现为患膝关节半蹲痛(上楼时加重);突然“打软腿”(由于损伤的软骨处突然受力而失去支撑);运动后膝关节肿胀(浮髌试验阳性);研磨试验也可见阳性(髌骨增生、髌软骨软化)。

  由于一旦软骨损伤后即产生永久性病变,治疗困难并严重影响训练和运动成绩的提高,这一点近来是骨科和运动创伤界研究的重点前沿问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攀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0

好友

2575

积分

版主

墙顶望风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
金钱
2369
贡献
635
最后登录
2013-1-23
注册时间
2010-11-25
精华
0
积分
2575
帖子
391

紧急联系人已备案 初级培训合格

9#
发表于 2011-4-2 16:23:46 |只看该作者
  有些人将运动伤害视为一种导致表现退步的不幸,但事实上,这种退步却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亦是纠正不当训练方式的良好机会。就正面来看,运动伤害可使选手明了正确与适度训练的重要性,并坦然接受生理状况因人而异的事实。出现问题,能够耐心科学应对,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成功,才能不断攀登高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2

主题

0

好友

853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273
金钱
6556
贡献
427
最后登录
2024-7-14
注册时间
2008-6-24
精华
19
积分
8538
帖子
2681

紧急联系人已备案 2012年十月保险到期 技术达人

10#
发表于 2011-4-2 16:40:43 |只看该作者
都没写在预防和治疗!
西西就有运动损伤了,她那可怜的脚后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攀岩

 
 
      友情赞助商
  ClimbX kailas 西北登山技术装备店 Adidas 点击打开QQ联系详细事宜  

Archiver|手机版|老陕攀登 ( 陕ICP备10003142号

GMT+8, 2025-5-1 17:06

Powered by Discuz! X2.5 Licensed

© 2001-2012 Comsenz Inc. Design Singcere.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