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方式 运动伤害之治疗与复健一般可分为:物理治疗、化学治疗及外科手术三类,无论采何种疗法,患者皆须先前往医院就诊,由专业医师决定。现仅将各类疗法之功效及优缺概述如下: 1.物理治疗: (1)护具:以支持带或保护带缠裹患部,可防止重复受伤及避免肌腱、韧带之松弛。 (2)按摩:有促进血液循环及消肿之功效,原理与热敷相似。 (3)冰敷:运动后,使用冰块可以消肿、止痛。但不适合心脏病、糖尿病患者,因低温将使血管收缩,可能造成更严重之问题。 (4)热敷:旨在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肌肉紧绷度、防止关节沾黏、减轻疼痛、加速组织愈合。肌腱炎患者可辅以弹性绷带将患部固定,热敷2-6小时,倘若使患部高过心脏效果更佳。 (5)蜡疗:适于手腕部之伤害,对于肌腱炎、血液循环不良等皆有帮助。 (6)红外线:藉由热效应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加速组织愈合。 (7)超音波:可减少关节挛缩、降低疼痛、消炎、加速伤口愈合,适于肌腱炎之治疗。 2.化学治疗: (1)类固醇消炎剂(NSAIDs):具有消炎、止痛效果,但亦可能会引起胃、肾或肝的并发症。(2)类固醇注射:具有消炎、止痛效果,但反复注射类固醇可能导致肌腱断裂,注射本身亦可能会伤及手指感觉神经或引起细菌感染,因此仅可注射1-2次。 3.手术:倘若物理及化学治疗皆无法改善病情,则应评估动手术的可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