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陕攀登

标题: 谁知道这个面是撒味道? [打印本页]

作者: 壁虎    时间: 2009-5-25 11:24
标题: 谁知道这个面是撒味道?
出差时候在平遥古城看到的,真不知道这面是撒味道。

1_照片0.JPG

147.81 KB, 下载次数: 3

2_照片4.JPG

82.69 KB, 下载次数: 3


作者: 蓝色之艺    时间: 2009-5-25 14:13
你没尝尝?
作者: 逛山    时间: 2009-5-25 14:19
问问杀手!
作者: 壁虎    时间: 2009-5-25 15:07
标题: 回复 2# 蓝色之艺 的帖子
我看到名字我都怕,还敢尝,不过谁要是想去了,我告诉她地方。
作者: 马戈    时间: 2009-5-25 16:58
哈哈,强很,给老板打电话问一下
作者: 撒手    时间: 2009-5-25 23:58
这个地方的精确坐标是北纬37度12分10点零8秒,东经112度9分49点73秒,有兴趣的岩友可以去尝尝,壁虎住的地方应该叫晋中平遥福泰民俗住宿,西南城墙根附近
看照片可能是上午9点半到10点左右拍的,他这面馆开地奇特,牌子底下是个大铁门,你们不觉得奇怪吗
作者: 大元    时间: 2009-5-26 00:01
原帖由 撒手 于 2009-5-25 23:58 发表
这个地方的精确坐标是北纬37度12分10点零8秒,东经112度9分49点73秒,有兴趣的岩友可以去尝尝,壁虎住的地方应该叫晋中平遥福泰民俗住宿,西南城墙根附近
看照片可能是上午9点半到10点左右拍的,他这面馆开地奇特, ...


面是很奇怪,但是看着这样的门头真的很慎啊,不敢去^^^^^^^^^
作者: 佛山梁    时间: 2009-5-27 13:01
包皮面,又称夹心面。相传古代晋中有位婆婆在家务活上经常给儿媳妇出一些伤脑筋的“难题”。一天,她让儿媳用白面和豆面擀面条,条件是不能将两种面事先和匀,而在吃的时候要有均匀感。这位聪明的媳妇并没有被婆婆的题目所难倒,做成了两种面粉组成的包皮面。

包皮面的制作方法如下:

[原料]白面500克,豆面500克,温水600克。

[工艺]用温水将白面和豆面分别和好。然后将豆面团揉成球状,白面团擀成饼状。最后用饼状的白面把球状的豆面包住,擀成面条即可。食用时用芫荽(香菜)酸汤、葱丝辣调最佳。

[特色]酸辣可口、营养丰富。

包皮面,又称夹心面。乡间亦称金裹银。在晋中、吕梁、忻州等地区食用非常普遍。但由于各地食俗不同,所包的面种和吃法也不太相同。在平遥、介休、汾阳、孝义、祁县一带常吃“红面包皮”;阳泉市、盂县、平定县一带常吃“玉米面包皮”;而忻州市、原平市一带历来喜吃“荞面包皮”“红面包皮”和“玉面包皮”。食时一般浇配各种荤素浇头,以盖浇为主。“荞面包皮”则配以各种荤素配料,炒制面食,如以肉、蒜炒制的“金裹银”是原平市的传统风味小吃,味感独特,十分可口,深受当地人民的欢抑。 包皮面.jpg

[ 本帖最后由 佛山梁 于 2009-5-27 13:05 编辑 ]
作者: 金枪鱼    时间: 2009-6-3 15:48
都是有心人




欢迎光临 老陕攀登 (http://www.lspande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