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陕攀登
标题:
冰锥的安全使用! zt
[打印本页]
作者:
老雷
时间:
2008-12-12 18:03
标题:
冰锥的安全使用! zt
转自8264 BY 灰灰
各冰雪器材厂商都有自己的
冰锥
产品,不同的品牌在样式、材料,以及价格上都有所差异。从材质上分,主要有钢质、不锈钢及钛合金三种。钛合金
冰锥
的优点是重量轻;不锈钢
冰锥
的优点是不会生锈;钢质
冰锥
的优点是硬度和耐磨性高于不锈钢及钛合金
冰锥
。钢质
冰锥
为防止生锈,增加锥体的光滑度,减少
冰锥
旋转时与冰之间的摩擦力,钢质
冰锥
都采用电镀工艺处理。
从样式上看,
冰锥
齿尖越锋利,螺纹的螺距越小,操作起来也就越省力。多数
冰锥
螺纹处的管壁外径都大于无螺纹处的管壁外径,这样入冰时减少了无螺纹处的管壁与冰洞的摩擦力,从而操作更轻松。
冰锥
有长短之分,对于不同厚度的冰层,要选用不同长度的
冰锥
,
冰锥
的长度一般分为:10cm 、13cm 、17cm 、21cm 等,某些品牌的
冰锥
在长度上会分得更细一些。有些
冰锥
还设计有摇把,对于锥体较长的
冰锥
,利用摇把可轻松、快捷的将
冰锥
拧入或旋出,在攀登过程中可有效的节省时间和体力。
[
本帖最后由 老雷 于 2008-12-12 18:08 编辑
]
作者:
老雷
时间:
2008-12-12 18:04
冰锥
的使用方法
冰锥
的设置直接决定着
攀冰
的安全性,所以设置方法一定要根据
冰壁
状况来决定,不能有丝毫马虎。对于
冰壁
较薄,或冰质较脆的情况,在设置
冰锥
时,应以
冰锥
垂直于冰面,
冰锥
齿尖端向上抬起,约10~15度的角度拧入冰面。这样
冰锥
的锥杆下缘和
冰壁
形成钝角,在
冰锥
承向下的拉力时,可以减小锥体杠杆力的对
冰壁
的压力,避免冰体压碎后,使
冰锥
脱出。
对于特殊的情况,如:环境温度较高,冰质较软,
冰壁
表面有融化迹象时,就不能按上述方式设置
冰锥
,因
冰锥
管壁周围的冰会融化,
冰锥
会越来越松,当受到拉力时就容易被拉出,所以此时应将
冰锥
水平设置,或尖端略向下低头,约10~15度左右拧入冰面。
设置
冰锥
时要根据
冰壁
厚度,选择不同长度的
冰锥
,锥杆要完全拧入
冰壁
,以减小杠杆作用。如果
冰壁
较薄,又没有较短
冰锥
时,可先将长
冰锥
的前面一部分水平拧入
冰壁
,然后在锥杆贴冰面的部位,用绳套或
扁带
固定,最后再用
铁锁
将
主绳
与绳套或
扁带
连接,这样可以解决缺少短
冰锥
的问题。
在多段攀登路线中,
冰锥
需要反复使用,所以每次卸下后,要及时清理锥内碎冰。一般用锥杆与
冰壁
敲击,碎冰就会震出,若碎冰已冻住可用双手握住
冰锥
,带碎冰稍融化后,将其震出或吹出。
作者:
老雷
时间:
2008-12-12 18:05
阿布拉科夫冰洞
阿布拉科夫冰洞是利用
冰锥
在
冰壁
上制作的一种保护点,它是由前苏联的
登山家
阿布拉科夫发明。制作这种冰洞,需要使用长度为21厘米的
冰锥
。
第一步,在
冰壁
上选择厚实的硬冰区域,必要时可用
冰镐
将冰面清理的平整一些。先用
冰锥
斜向打两个交叉相通的冰洞。两冰洞的交叉角度应在60度左右,两冰洞口的间距应为10~20厘米,冰洞的交叉相通点与
冰壁
表面的垂直距离要尽量的深一些,应在15厘米以上。注意打冰洞时
冰壁
不能出现裂纹,防止受力时冰体碎裂。
第二步,穿入直径为8毫米以上的辅绳,穿绳时先将一端绳头穿入一侧冰洞,然后用钢丝钩从另一侧冰洞将绳头钩出,最后将两绳头打双渔夫结,做成一个绳套。
注意:
这种保护点在零度时的承受力为6~12KN,一般只用于下降,在攀登保护时只能做副保护使用。若利用冰洞保护点下降,在环境温度较高,冰质较软时,应增加冰洞保护点个数(2或3个),各冰洞保护点间要保持50厘米间距,并使各保护点均匀受力,从而保证安全。
作者:
KID_P
时间:
2008-12-15 16:29
非常实用!
作者:
老雷
时间:
2009-12-28 13:17
这个教材比较老! 但是基本操作都是相同的,建议想学习的同学仔细看看~!
作者:
guobin2590
时间:
2009-12-28 13:51
很实用,学习学习!!!!以后真的用得上
作者:
水木
时间:
2010-1-10 20:46
学习了
欢迎光临 老陕攀登 (http://www.lspande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