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陕攀登

标题: 从天边到人间——岗峰记忆 [打印本页]

作者: 王炼    时间: 2011-9-7 13:10
标题: 从天边到人间——岗峰记忆
本帖最后由 王炼 于 2011-9-7 13:25 编辑

终于还是随了心,
最后还是了了愿。
然后紧握着心愿的匙,重又打开记忆的门,陷入思绪的反刍里,踏进惦念的回味中。


[attach]14251[/attach]
路边的小竹签烤肉犹如一张滋长梦想的温床,
在觥筹交错中,
在推杯换盏间,
临时起意的酝酿出一个又一个的出行计划。
于是,
两男两女的岗什卡之行在这个酷夏的燥热中胎动孕育,   [attach]14252[/attach]
只是瓜熟蒂落那一刻的车票和请假象宫缩般抽得人痛苦不堪。
好在,有黄牛;好在,有年休。

七八月的西宁,游人如同井喷,然后在大美青海的角角落落里行者无疆般尽享油菜花香。

[attach]14252[/attach]


[attach]14253[/attach]

写到此时,倏的断了思路,回来后的一个礼拜疲于应付这样那样的事情,急着成文,却没有结构,没有思路,只是借着出差的机会信马由缰的重又打开电脑。机窗外该是甘肃界内,犹如脑回的大地之上,泛出枯褐的山和衰竭的河,前往乌鲁木齐的航道应该是经过敦煌的,我努力在这飞天的丝绸古道上寻找一点点的白,那是冰川的颜色,冰川的名字叫梦柯。只是遍地黄沙漫天阳光,炙烤着远处的几朵云,将过往千年的骚情韵意雨打风吹去。
   

以为那惦怀的白会被渐起的云遮目闭眼的错过,可心有不甘的望着窗外,却突然发现,前方机翼下,山岭隆起的红土红、黄土黄中显出一抹刺目的白,泛着苍凉穿透浅薄的云层入目随心。也许这红沙黄土中的冰川只是我臆想中的梦柯,可前面绵延的祁连山脉之中,一定有我怀揣的梦和永不停歇的脚步。
     
梦柯的臆想到此,岗什卡的回忆继续。游人如织的夏都是我生长了18年的地方,只是过了青春期后的青春,如歌;异乡十载岁月后的岁月,如梭,然后随着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物是人非两茫茫,只是记忆底还残存的牛杂炒肠让我忍不住下车拜访,就着抓面窥觊着汤香,回味于饱嗝中奔向远方。

[attach]14254[/attach]

眼边金黄几百里,风流花浪不想起。沉醉于这蓝天之下,微醺在这黄花之中,仿佛从这XP的日子重回那W95的生活。

[attach]14255[/attach]

恋恋风尘里,走吧,女孩,去看那朝霞,带上我的恋歌,你迎风吟唱,露水挂在发梢,结满透明的惆怅,是我一生最深的迷惘。

[attach]14256[/attach]  
群山巍峨里,万物如景,大夫撒尿都写意般漫出艺术的味道,辉映漫天的苍茫无边,比照脚下的绿草悠远,迎合眼前的牦牛甩鞭,挥斥方遒,润物山野。

[attach]14257[/attach]  
大夫的同行一直是我们坚定攀登信心的所在,这个岗峰常客,就像一包全天候卫生巾,跟着放心用着舒心睡着省心,然后在随后4天3夜的攀登中,总有一个嗑了半个月妈富隆的妹子不离左右,如影相随。

[attach]14258[/attach]  
车终是行到终点,尽管七曲八弯,与牛抢道,同天比高。
但,七彩瀑布,岗峰石碑,豁然眼帘时,竟和原定目标相差无多。

七彩瀑布其实类似于石灰华晶体显现光线的简单原理,由于铁质或其它有机物杂质的存在,漂亮的彩色斑斓的显于流水之中,故有了七彩的美誉,引得远近膜拜,饮水求子,净身祛病。

[attach]14259[/attach]  

龙岭夕照是对岗什卡雪峰胜景的溢美描述,作为祁连山脉东段的最高峰,岗峰海拔5254米,是一座初级技术性雪山。

作为青海省登山运动管理中心确定重点开发的三座登山雪峰之一,岗什卡近几年越发垄断式的高额登山管理费用让山友们怨气滔天,如何在保护自然资源和普及登山运动中平衡,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attach]14260[/attach]
作者: 王炼    时间: 2011-9-7 13:33
[attach]14261[/attach]


作为青海省登山运动管理中心确定重点开发的三座登山雪峰之一,岗什卡近几年越发垄断式的高额登山管理费用让山友们怨气滔天,如何在保护自然资源和普及登山运动中平衡,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attach]14262[/attach]


不管是西安的老陕攀登,还是上海的晴朗户外,生活正以一种全新状态席卷大江南北,希望这条路上更多你我,生命之外更多精彩。

[attach]14263[/attach]


岗峰的入山路,破碎且满是牛粪的渲染,夹杂这大牲口排泄物的山路向前,两边的山体满是冰川衰竭的产物,由于冰积作用形成的侧碛、底碛丘和终碛在休止角之下形成倾斜的山体,倾泻般的挤压出一个浅浅的河道,顺着河道,与磅礴中翻越,在期待里前行。


[attach]14264[/attach]
作者: 王炼    时间: 2011-9-7 13:40
岗什卡的起步,平缓且悠稳,起初牵挂上海妹子的体能和适应,就那样慢走静等。

随后的路上,醉于这两旁的鬼斧神工,跃步于块块青苔堆砌的泛绿之上,顶着盖顶的乌云,由着细雨润在身前。




[attach]14265[/attach]

怨声鼎沸的喧闹夹杂着晨昏颠倒的倦意,
让人不堪和无力,
就在那静等,就在那祈望,
掐指算着东航MU用六个小时的航程送我们从乌市回到了长安。
杂合着入伏的热浪,倾冒着渗出的密汗,
昏昏沉沉睡去,昏昏沉沉的醒来,
然后重又继续回忆,盼着岗峰之上的寒风能卷起身边的凉气,劲扫这难耐的酷热和闷意。


[attach]14266[/attach]


玛尼堆后的雪坡霾气笼罩的散出惨淡的白,却那么刻骨入心的吸引着我。


[attach]14267[/attach]


总有些梦想,他在远方等我,在冰雪之下倔强发芽。

[attach]14268[/attach]


8月的岗什卡脚下油菜花环绕,金绕玉显,
但却不是一个理想的攀登季节。

过多的雨水,洒落在山间,温度降至0℃时,在岩面形成湿滑薄冰的雨凇。

负着重、高着反、滑着冰,顺便还要提防降雨导致的落石、落冰和失温,大大增加行进的难度。

无奈,工作和户外总是会在时间节点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

所以,对于此,我们只有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去迅速适应。
好在,此行,尽人和、占地利、顺天意。
然后从七彩瀑布出发,半程雨水中前行,用了三个半小时就到达了BC。

[attach]14269[/attach]


[attach]14270[/attach]



豆大的雹子之中,来不及研究这个小天定做的三峰金字塔,只是凭着感觉,顶风拉扯着帐布,慌乱的绑扎着风绳,只是奇怪于风绳的走向和帐门的密封,然后忘了反正的浑然忙碌。。

    [attach]14271[/attach]
作者: 王炼    时间: 2011-9-7 13:45
一组床照,看眼神,不解释,详细关系参照4楼。


[attach]14272[/attach]


[attach]14273[/attach]

一直急于共享这段记忆,可总是不能集中精神的进行下去。

回味,在反复的把玩中,变得零乱而破碎,
于是我只能在照片的提醒下,重现过往。


[attach]14274[/attach]


[attach]14275[/attach]





金字塔的初夜交给了岗什卡的风雪,那群山环绕中的一点橘色在铺天的雪花中渐没。蜷缩帐中的我们,不时拍打帐上落雪,然后在昏昏沉沉里沉沉昏昏。
只有帐篷对风说:来吧,不要因为俺是娇花,而怜惜俺。
作者: 王炼    时间: 2011-9-7 13:52
晨起的天给足面子的清空万里,光线毫不吝啬的径直铺射在雪白大地之上,
一夜风雪之后,蓝色的天终于不再腼腆的裸奔于世,
不远处的雪坡象一枚饱满的乳房般蜜桃成熟,几丝淡淡的云在这热辣的胴体上若隐若现,在这静谧的山谷里,用她最自然的魅力诱惑着我最原始的向往。

[attach]14277[/attach]

于西安的子夜里,在闷然的空气中,我越发的惦念这光散大地的冰雪世界。
犹新的忆起晨风微凉中那入眼的刺目光芒。
[attach]14278[/attach]
惦念起满是浸透阳光滋味的雪山气息。
[attach]14279[/attach]
惦念起大夫如等待锄禾的当午般正襟危坐。
[attach]14280[/attach]
惦念起小天似她手里的西红柿般娇脆欲滴。


还有这个嗜爱蔬菜的大厨,用她饲马喂牛的手艺熬煎的一锅麦片。
[attach]14281[/attach]
然后偎在秀色身边努力可餐。
[attach]14282[/attach]
接着横在大夫眼前塞堵鼻血。

[attach]14283[/attach]
作者: 王炼    时间: 2011-9-7 13:58
[attach]14289[/attach][attach]14286[/attach]收账,打包其实是比较痛苦的事情,尤其困于风起之时,露在雨雪之下,
难得从睡袋中拔脚,更不愿出帐篷顶风。
好在,给力的天赐予我们的不光是拔营的勇气,更添向前的动力,
然后在BC之前,顶着漫天的温暖,
将此时,刻于胸前。
[attach]14284[/attach]

作为初级的技术型山峰,岗什卡易于接近、山体稳定、雪线较低、含氧较多。岗峰雪线在4400米,出了BC,微热下身,冰雪路线便横然跃在眼前。尤其比照半脊5100米的雪线,让我对这里更平添爱意。
[attach]14285[/attach]
换爪处,真正的雪山攀登,从此开始。
[attach]14287[/attach]
滑坠制动的重要性无需赘言,必修的救命技巧。
雪坡起步的这15分钟温习,在隔日的下撤中尽然屡见奇效!
[attach]14288[/attach]


午休时,本打算继续趁势码字,
可饭后的脑袋,尽然陷入无休止的困顿之中,
窗外的雨下的连阴,催化般的倦意排山倒海,这感觉似曾相识的幻化开来。
眼前,重又是那满世界刺目的白。
[attach]14290[/attach]
喜欢象电影胶片般慢帧播放这几幅照片,
然后从那扬起的脚步间感受呼吸的声音和心跳的节奏。

[attach]14291[/attach]
[attach]14292[/attach]
[attach]14293[/attach]
作者: 王炼    时间: 2011-9-7 14:24
本帖最后由 王炼 于 2011-9-7 14:26 编辑

身在雪山,总会专注的惦念起一些东西来,
比如妈富隆的葡萄,比如小天的可乐,比如我的火锅,比如大夫的姑娘。
说到火锅,晚上在海底捞塞了个脑满肠肥,不去评价这个已渐神话的品牌,
只是在这种饱暖思淫欲的状态之下,越发强烈的比照出雪线之上的疲苦和艰辛,
好在,苦于肉体顶风冒雪时,灵魂早已在阳光下温暖如春。
[attach]14318[/attach]
[attach]14319[/attach]
[attach]14320[/attach]
BC到C1的路,暴露于蓝天之下,沐浴在阳光之中,很是干净。
视线里,坡顶只是一条线,微微曲折的与天相接,
两旁山体之上裸露着的岩石杂着冰雪的壁立千仞。
不远处的冰裂缝禽兽般的撕开这玉锦一般的雪面,暗怀凶险的磨牙以待。
[attach]14321[/attach]
[attach]14294[/attach]
[attach]14295[/attach]
作者: 王炼    时间: 2011-9-7 14:32
大夫在前面探路,用他的经验和判断留下两排踏实的脚印。
没了裂缝威胁,顺印向上,法式步伐,八字前行。
冰镐稳稳入雪,冰爪沉沉着冰,就那样按照自己的节奏行进,
然后看着雪天一色里,他们慢慢走进云中。
那刻,我象风一样自由。
[attach]14322[/attach]
[attach]14323[/attach]
[attach]14324[/attach]
妈富隆的状态好到出乎我的意料,同时彻底粉碎了我的担忧。
对此,我充满了疑惑,妈富隆应该只会抑制排卵而不会刺激神经,
可为毛,风生水起间,她和大夫竟然能相伴绝尘而去,
空留脚印落寞山谷,剩我喘着粗气三步一歇,五步一息。
[attach]14325[/attach]

好在,身后有他们欣赏不到的风景和品味不到的风情。
感怀山峦间,相望于江湖。

随手取一份悠然,而后征战四方。
[attach]14326[/attach]

顺口品一壶老酒,然后再闯天涯。
[attach]14327[/attach]

雪坡之上的山脊岩石裸露,冰川萎缩的产物夹杂着冰雪,在阳光的消融下,泥湿破碎。换下冰爪,纵走横移。
呼吸却越发的急促起来,心脏跳动的厉害,
尽管与青藏高原腹地同一高度相比,岗峰的含氧量要高,
可同四川的山峰相比,岗什卡几乎没有什么植被覆盖,
于是在这光秃的冰川山脉,
感觉每一个细胞都贪婪的张开了嘴,
从那干燥的空中努力吮吸着每一丝氧气。
然后负着重,拖着步,尾随着美女,走着路。
[attach]14328[/attach]
[attach]14329[/attach]
[attach]14330[/attach]
作者: 王炼    时间: 2011-9-7 14:38
微醺状态下行文,却没了挥笔泼墨的豪情,
意淫于照片之中的片段,翻滚出C1营地的日落和日出。
传统C1海拔4850,拖着脚步的终于到达,豁然甩下背包,就在那浮云之下静静沉思。
倦意劈头盖脸的袭来,真想就那样停滞在青春的游走中。
[attach]14333[/attach]

只留下一双眼眸,怀揣过往,雕刻时光。
[attach]14334[/attach]

然后,心忧日暮,挣脱困顿,努力挺身,在蓝天白雪中搭建希望。
[attach]14335[/attach]

劈头的倦意让我急不可耐的冲进了帐篷,
然后就那么囫囵的躺倒在了防潮垫上,
两耳不闻的径自睡去,任由帐外的光劲撒身前。
[attach]14336[/attach]

再醒时,帐外朝霞漫天,
一抹烧天的红分割开那湛蓝和那雪白,交相辉映的叠加在一起。
[attach]14337[/attach]

头疼象一道箍,紧攥脑间的挤压着太阳穴。
撑着坐起,接过一杯热水,细酌的饮下。
大夫在边上守着锅,妈富隆和小天半蜷在睡袋之中摸索着吃喝。
没什么胃口,强迫自己吃下些坚果和锅盔,然后在7言8语的建议中服下一包头疼粉。
帐外,风起。
雪花,飘洒。
无力顾及鹤唳和堆落,听随风声呼啸,任由帐布压面,迷迷糊糊的再次睡去。
[attach]14338[/attach]

又是一夜的风雪,又陷入迷迷糊糊的辗转反侧。
起床冲顶的时间被睡袋中难舍的倦意一点一点的延后,
东方破晓,灰白的天色渐渐明朗。
彼此都相互推诿的希望有人能够挺身而起,
各自却依旧懒散的偎在一起,等着帐外越发的透亮。
终于,靠门的大夫披衣起床,顺带用一只原味满满的袜子,完结了S的睡意。
于是,叫嚣声中,整装待发。

C1营地向上,是个约300米,坡度为35度左右的雪坡。
大夫SOLO做顶铺路绳,我们上升器跟攀,
然后,气喘嘘嘘的看着金字塔的那一点黄淹没在岗什卡的那一片白。
[attach]14339[/attach]
[attach]14341[/attach]
[attach]14340[/attach]
作者: 王炼    时间: 2011-9-7 14:40
翻上第二平台后,是一段500多米的平路,只是裂缝多的吓人,
之前看过一个登山报告,因为地震的缘故,岗什卡的山体冰川也殃及池鱼的受到了影响,
所以:冰裂缝的勘察和通过;冰川结组行进;冰锥和绳索的熟练使用;
冰洞操作;大角度亮冰坡冰爪前齿的使用;
大角度雪坡冰爪前齿和内侧齿的配合使用;下降技术,
这些是阿式攀登岗什卡都要用得上的。

大夫依旧前面探路,我们小心的避让着明明暗暗、深深浅浅的冰裂缝,
然后小脚踩大脚,大脚印小脚的循着前人脚步,走向主峰前。
[attach]14343[/attach]
[attach]14342[/attach]
[attach]14344[/attach]
作者: 王炼    时间: 2011-9-7 14:48
岗什卡的最大难点就是这主峰下的600米冰坡,全段40°的倾角笔直入天。
尤其夏季高温,浮雪尽消,亮冰尽显,非常容易滑坠。
结组和铺设路绳是必有流程。
大夫先锋铺路,妈富隆和小天跟攀,我保护拆锥收尾。
用一条60米主绳,开始10个绳距的攀登。
这一切的流程,象极了九天瀑布的那一次结组攀冰(http://bbs.8264.com/thread-663515-1-1.html),
只是,这里,还有高反,
疲态由身,累意随心。
然后,一次次的看着雪天一线,一步步的撑着咬牙前行。
[attach]14346[/attach]
[attach]14347[/attach]
[attach]14348[/attach]

尽管脸带着微笑,估计也早陷入这遥无尽头的攀升之中,
就那么机械式挣扎于蓝天白雪间,
而攀登的最大乐趣,与我而言,其实是日后悠闲时重看照片,
然后由着记忆覆雨翻云,重又寄怀千里的盘算起新的旅程。
[attach]14349[/attach]
[attach]14350[/attach]
[attach]14345[/attach]
作者: 王炼    时间: 2011-9-7 14:51
在保护站换气休息时,总算能平铺双腿的片刻调整,
然后看着云在身边渐渐隆起,远处的青绿深浅不同,搭配着高低参差的群山,
象一张色彩缤纷的波斯毛毯,覆盖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大地上。
[attach]14351[/attach]
[attach]14352[/attach]
[attach]14353[/attach]

就这样一路冰锥加冰洞的交替保护,走走停停,
看不见顶,就盘算起登山表里的海拔高度,
然后三个人不时核对数字,估量着到顶的时间。
然后去掉一个最高值,去掉一个最低值,由小天的颂拓决定命运。
[attach]14354[/attach]
[attach]14355[/attach]
[attach]14356[/attach]
作者: 王炼    时间: 2011-9-7 14:55
看见佛光的那刻,大夫在上面淡淡的告诉我,到顶了。
没有丝毫的激动,依旧按照先前的节奏,不紧不慢的推着上升器。
之前有次路过念青唐古拉山,有个南方的大姐,第一次见冰川覆地,忍不住心情激动,冲下大巴,跳跃着奔向山前,大喊:啊,雪山,我来了。随即,高反倒地,不省人事。
从此,我时刻引以为戒,
[attach]14358[/attach]

G家骚盔的聚首,断了苦累辛劳的哀愁。
[attach]14359[/attach]

然后,脚步扎稳,哥HOLD住。
[attach]14360[/attach]

师傅的婚礼上,重见马大夫,黄脸病颜,没了领攀登顶时的豪情冲天。
他塞着鸡腿告诉我,昨天盒饭有马达,貌似得了肠胃炎,
然后怀念起他那副曾经铁打钢铸的下水来。
[attach]14361[/attach]

雪落风飘,浓浓的雾气之中,
红的发紫的人和紫的发红的心,紧紧贴在了一起。
[attach]14362[/attach]
[attach]14357[/attach]
作者: 王炼    时间: 2011-9-7 15:00
摆拍、缓气的当口,大夫挖起了雪蘑菇,下撤功课的准备是最需认真细致的。
我一直觉得岗什卡的顺利登顶,完全是靠着大夫的一己之力,
在他那卫生巾般的保护中,我和妈富隆都得道成了仙。
大夫,您辛苦了,
尽管,在不久之后,您还会更辛苦。
[attach]14364[/attach]
[attach]14365[/attach]
[attach]14366[/attach]

越聚越浓的雾,吞噬了蓝天和视线,
卡着关门时间登的顶,于是抓紧时间下撤,
我单绳先下,挡开混沌的寻找先前留下的红布标记。
所以说,大夫的经验对我们的攀登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然后,在他英明的决定之中,我顺利的找到一个一个缠着红稠的冰洞,
只是,随后的路上,不听话的妈富隆没有拿扫把做路旗,
于是,头晕目眩的迷雾中百转千回。
[attach]14367[/attach]
[attach]14368[/attach]
[attach]14369[/attach]

百转千回的走在返回C1的路上,先前的脚印早被风雪湮没,大夫重又辨别方向的继续寻路,小心翼翼的在裂缝区域穿插而过,
我收绳、收队,然后一脚深一脚浅的跟着他们的痕迹。


对过冰裂缝区的一般做法是结组、路线旗标识和使用探杆。有些暗裂缝处会凹一点,反光会暗些,但也有些外面是看不出来的,只能用探杆探。国内登山者大都不使用探杆,只是依靠登山杖或是冰镐探路,但是这些裂缝一般都比较窄,有可能无法准确探寻,前者经过时,也许顺利通过,而后者就很有可能卡在其中,然后,悲催的哥就这样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盘算着加大表面积的倒地自救,却发现左脚越卡越紧;
计划着刨除积雪的松腿自拔,却发现身子越陷越深,
努力用冰镐在深陷的脚边清理,却半天不见起色,悬空的屁股靠在坑边,一股凉意涌上裆间。
哥不孤独,因为有孤独陪哥。
只是,这样体位坚持下去,充血的脑袋早晚失温。

突然感触起《可可西里》中那份陷入流沙的无助,
[attach]14363[/attach]

然后,眼巴巴的盼着上帝从夕阳中走来。。。
作者: 王炼    时间: 2011-9-7 15:01
袅,把哥累死了
作者: 1nan1nan    时间: 2011-9-7 15:27
挖了这么多坑,到底蹲哪一个涅。ps,袅和大夫都帅的唏嘘,并且大夫,还安心、贴心、放心的令人发指。
作者: 古袅袅    时间: 2011-9-7 15:35
袅,把哥累死了
王炼 发表于 2011-9-7 15:01




    未完,,待续中
作者: 1nan1nan    时间: 2011-9-7 15:37
回复 17# 古袅袅


    还未完!!!!!令人发指
作者: 骆驼草    时间: 2011-9-7 16:13
本帖最后由 骆驼草 于 2011-9-7 16:16 编辑

[attach]14370[/attach]

大夫这个流氓,又给女队员量体温呢!
作者: 猎手    时间: 2011-9-8 09:09
哈哈 一样的衣服一样的眼镜 还两个美女
作者: 蓝色之艺    时间: 2011-9-8 12:51
有那么惨吗,可可西里都上了……那个镜头是我觉得最无望的瞬间,唯一能做的就是等死……
作者: 古袅袅    时间: 2011-9-8 17:16
有那么惨吗,可可西里都上了……那个镜头是我觉得最无望的瞬间,唯一能做的就是等死……
蓝色之艺 发表于 2011-9-8 12:51



    谁惨谁知道
作者: 王炼    时间: 2011-9-9 09:01
上帝姓马,年芳二八。
浓雾之中,大夫由远及近的晃荡过来,
看得出,他体力透支的也很厉害,只是就那样走着、撑着、硬抗着。
然后,问明情况,伏身倒地,把脑袋埋到了我两腿之间,

拔出来的时候,我们两个都瘫软在了地上,相视无语的静谧之中,
大夫含情脉脉的瞅着我,虎须微颤,面色潮红,
然后轻咬双唇的吐出几个字:袅,你修皮。。。

回到营地,已过晚上10点。
之前在黑暗的困顿中,经历悬崖、裂缝、低温和滑坠。
感谢岗峰上的移动信号,于困顿中带来希望。
感谢青石嘴闪烁的灯光,于黑暗中指引方向。
写到此时,我极力弱化浓雾之中迷失的下撤,
除了一段2分钟的视频,没有拍下任何照片,来记录那段让我们几乎崩溃的时间。
人在绝望时,理性和冷静是决定命运的所在,

而且,对每一座山峰,都要时刻心存敬意,
没有征服,只是山峰愿意让你接近它而已。。。
散去的浓雾中,冷月散出暗淡的光,月色里山峦环绕,早已疲于去欣赏或是回味。
全员径直倒在帐中,任凭山风拂帐,露湿睡袋。
[attach]14371[/attach]
[attach]14372[/attach]

下撤夜的睡眠是几天来最酣畅的,
体力的透支,海拔的适应让肌体和群山融在一起。
梦怀天地之中,一觉睡到天亮。


从C1下撤的脚步超乎的快,1个小时就冲到了BC,
然后远远看见人影,4天来第一次看见活人,挥手呼喊着大步流星,
手相握时,得知,竟然是活跃在攀岩攀冰版的邢台山友,
世界之远,网络之近,感谢8264.
相聚,拍照(馒头云老哥见此文请跟贴发照片),挥手,祝福,告别。

身后的雪山慢慢消失在背后的天边,脚下的路一直通往心中的顶峰。
[attach]14373[/attach]
[attach]14374[/attach]
[attach]14375[/attach]
作者: 王炼    时间: 2011-9-9 09:03
食在西宁街头,在肉香的诱惑中回味流涎。
那一夜,我吃了一肚烤肉,不为充饥,只怕过了保质期。
那一月,我转过所有饭馆,不为超度,只为找大盘鸡。
那一年,我吃抓面外加酿皮,不为裹腹,只想再来碗奶昔。
那一世,我翻遍十张大饼,不为修来世,只为吃盘洋芋。
那一瞬,我酒醉在街,不为长生,只想再喝蓝马果啤。
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 。
[attach]14376[/attach]
[attach]14377[/attach]
[attach]14378[/attach]

宿于青年旅社,在仓央的诗里重回流年。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轮,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了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 。
[attach]14379[/attach]
[attach]14380[/attach]
[attach]14381[/attach]
作者: 王炼    时间: 2011-9-9 09:05
断断续续的写了半个月,然后在照片里,在文字间重又攀登一次岗峰,

之前搜集路书时,在某个帖子中看过这样一段报告,
之后整理资料时,重又回味其意,忘了出处,大家共享:
只就阿式攀登而言,就攀登难度来讲,
我认为雪线以上岗什卡的攀登难度大于半脊。
所以,我不赞成把岗什卡定位于初级爱好者练习冰雪技术的理想场所。
不是我要刻意夸大岗什卡的攀登难度,固然,建立信心很重要,
但是,建立信心要有基础。
攀登的目的不只是登顶,要享受攀登过程的兴奋和乐趣而不是体会无助和恐惧。
这种乐趣来源于依靠经验和技术解决攀登过程中预料之外的困难,而不是依靠蛮干和运气。
全过程对攀登技术的熟练运用能使你体会到阿式攀登是一门精细的高海拔行为艺术,
像是在做画,工笔画,每一笔都胸有成竹,而不是任意涂鸦。
成就感来源于依靠经验和技术对过程的控制,
登山回来不能更多的只是收获庆幸。

在这里,因为我们爱山,
我们爱山,是因为我们爱生活,
然后在生活的路上,继续整装待发。(全文完)
[attach]14382[/attach]
作者: 窄版猫    时间: 2011-9-9 17:15
又看了一遍
作者: 马戈    时间: 2011-9-10 13:59
大夫姓马,年近四八
作者: 骆驼草    时间: 2011-9-13 10:36
改活佛的诗,小心报应啊!
作者: 小黑    时间: 2011-9-13 12:48
大夫姓马,年近四八
马戈 发表于 2011-9-10 13:59



    是48,还是4×8
作者: 马戈    时间: 2011-9-14 00:49
大夫姓马,年近四八
马戈 发表于 2011-9-10 13:59

你这怂就是没文化,四八当然就是32了
作者: 冷观之    时间: 2011-11-5 10:43
羡慕啊,
作者: home_zhen    时间: 2011-12-9 01:44
思考中。。。。。




欢迎光临 老陕攀登 (http://www.lspande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