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陕攀登
标题:
the love we make
[打印本页]
作者:
王炼
时间:
2011-6-5 20:58
标题:
the love we make
本帖最后由 王炼 于 2011-6-5 21:48 编辑
昨天不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二十二年前的那个伤疤,虽然一直在努力的生长,却从来没有愈合,更要命的是,每年的这个时间,伤口都会发作一次,奇痒难忍,害得很多人不得不狠狠的挠上几下。这几天,不用翻墙facebook,在cnn首页就能看到港人在维多利亚广场的candlelight vigil。更别提从乌有之乡到ft chinese的论战了,甚至《南方周末》周四的一篇《再见1980年代》也被人说成是“若有所指”。
噢,要说到若有所指,我看到最精妙的语言显然是来自点点网关注的一位朋友,只有一句,引自beatles的歌词——In the end,the love we take will equal to the love we make.
只有活色生香的时代才能配得上这么活色生香的词句,也许你会觉得用这个词儿来表述八十年代会失于轻佻。但是摈弃宏大叙事和结构分析,八十年代在我身上烙下的的确是这样的一些印记:每次逛书店,会发现社科类的架子上装点门面的还是甘阳和北大哲学所的同学们翻译的系列丛书。每次听到崔健的“那天是你用一块红布,蒙住我双眼也蒙住了天,你问我看见了什么,我说我看见了幸福。”我都会闭上双眼,或像王朔说的那样“一起陷入深深的沉默”。当然还会想起,那天当我们躺在可以俯瞰新路海的一处山坡草地上,高原的阳光挤着空气压迫着我们,这一刻你会感受到你是这个世界的一份子,和花草牛羊流水微风一样真实的一份子。你也会相信海子说的“你从远方来 我到远方去 遥远的路程经过这里 天空一无所有 为何给我安慰”。
可是毕竟,这love不是由我make的,估计那时我还穿着开裆裤,抓着妈妈的裤腿讨白糖水喝。构成历史的真实细节也不是对理想和浪漫的选择性记忆,或许无奈,牺牲或退缩,吊诡才是拼图的大部分。因此,回忆与抒情只能是属于皮叔或徐老师的荣誉。而the love we make,那是一代人无可改变的真实。
刚才在cnn看到很多现场的图片,突然开始幻想,如果当时我也在广场的人群中,我一定不会摆出像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那样的POSE,也不会效仿布拉格之春的学生们在坦克的炮管上插上鲜花,我会来个更酷的——摆上一张麻将桌,在门楼上巨幅伟人像的注视下,邀人来上几圈。
这不仅仅是以有趣对抗无趣的黑色幽默;BIG BROTHER们也会明白:要想赢得牌局,在这个时代,靠“自摸”总是很困难的;对那些向你点炮的人们,除了心存感激,你别无选择 。
作者:
242017239
时间:
2011-6-5 21:15
让我想起文革时老毛问大学生,那个G C D有什么问题啊 踊跃提啊 提了一看那么多问题就给弄个下乡再教育
所以不要相信我给你自由,那是大人说给小孩的
作者:
1nan1nan
时间:
2011-6-5 23:36
与其大呼小叫说要去解放他们,让人家苦等,倒不如一声不吭,忽然有一天把他们解放,给他们一个意外惊喜。可以是你给我惊喜,也可以是我给你惊喜。
作者:
242017239
时间:
2011-6-6 00:27
回复
3#
1nan1nan
我也想说这个。。。
作者:
1nan1nan
时间:
2011-6-6 01:03
回复
4#
242017239
欢迎光临 老陕攀登 (http://www.lspande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