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陕攀登

标题: zt关于肌内效贴布(KINESIO) [打印本页]

作者: 逛山    时间: 2010-4-20 08:56
标题: zt关于肌内效贴布(KINESIO)
最近一边用一边学用肌内效贴布,试过一些身体部位,感觉手腕和后背+腰部效果挺明显的,膝盖呢不明显(最近膝关节有点积水,感觉贴肌内效胶布有点难受,可能对积水不适用,我就不用了)。
因为我也没有那么多伤痛了所以体会也就这样了。

攀岩嘛总是会有一些伤痛,而很多时候不能等到伤痛全好了再爬,心里痒啊。且不管它能有多神奇,我想能起个缓解的作用就不错,如果有更好的效果,我当是赠品~~

关于肌内效贴布
「运动机能学(KINESIOLOGY) 」是一门正确地将各种运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统合而形成的学问,提供体育以及物理治疗从业人员参考运用,以达成良好的运动效率并且促使运动伤害部位早日恢复机能。  「肌内效贴布(KINESIO) 」这个名词便是来自于运动机能学。

肌内效贴布(KINESIO)主要是为治疗关节和肌肉疼痛而开发的贴布。  从运动贴布的功效而言,一般运动员所使用的运动贴布只能暂时止痛而缺乏治疗的效果。  运动员使用肌内效贴布,旧伤以及先前累积的肌肉疼痛可以好转,在伤害未痊愈却得继续进行练习得情况下,可以避免旧伤更加严重而再次引起伤害。

一般运动贴布在材质上不具有伸缩性,贴扎的部位不但不能随意活动,也可能因包扎过紧而引起血液循环的障碍,更有可能因为流汗使皮肤受到强烈刺激,引起斑疹和发炎现象。  肌内效贴布在材质上具有伸缩性,可使皮肤下的血液和淋巴液畅通,有治愈肌肉疼痛的效用,让运动员可以放心的持续运动及练习。

肌内效贴布被普遍应用于运动保健及防护上,使用者中大部分为运动选手,目前医学界也开始应用贴布于关节病的治疗上。  不常运动却关节疼痛的民众也可以经由肌内效贴布的贴扎,来舒缓疼痛,达到治疗的效果。
肌内效应用

肌内效贴布(KINESIO)主要是为治疗关节和肌肉疼痛而开发的贴布。  从运动贴布的功效而言,一般运动员所使用的运动贴布只能暂时止痛而缺乏治疗的效果。  运动员使用肌内效贴布,旧伤以及先前累积的肌肉疼痛可以好转,在伤害未痊愈却得继续进行练习得情况下,可以避免旧伤更加严重而再次引起伤害。

肌内效贴布被普遍应用于运动保健及防护上,使用者中大部分为运动选手,目前医学界也开始应用贴布于关节病的治疗上。  不常运动却关节疼痛的民众也可以经由肌内效贴布的贴扎,来舒缓疼痛,达到治疗的效果。
[attach]7491[/attach][attach]7492[/attach][attach]7493[/attach]

查了身体一些部位的贴法

胸锁乳突肌  
斜方肌
棘上肌
三角肌
肱三头肌
旋前圆肌
手腕
腹直肌
竖棘肌
股四头肌
阔筋膜张肌
比目鱼肌
腓肠肌

----------------------------
胸锁乳突肌
颈部侧肌。 由耳后,连接颚及锁骨的肌肉,静止时保持头部安定。 颚部上扬、头部左右回转等。
伤害例
此肌肉下血管受到压迫时,容易引起头晕耳鸣。
[attach]7494[/attach]
斜方肌
由颈开始到肩、延伸到背部的肌肉。 以颈为上部,肩为中部,背为下部(肩胛骨的安定肌)。 把肩部抬高,往后伸展。
伤害例
棒球、投掷等过度投掷动作时会使这部分肌肉疼痛。
[attach]7495[/attach]
棘上肌
从肩胛骨到肱骨的肌肉(不容易从外观上知道的位置)。 将肱股悬在肩上的肌肉,可使上臂外转。
伤害例
手臂上举时会痛。 棒球的投掷、网球的挥拍等,上臂外转时的疼痛。 肌腱炎等。
[attach]7496[/attach]
三角肌
上臂外侧肩上圆的肌肉。 看似逆三角形状。 三角肌为上臂外旋运动时重要肌肉,上身及手臂拉动过度时,使肩胛骨、锁骨也会受到影响。
伤害例
特别在棒球、网球这类常用到肩、臂的运动时,容易受到伤害。
[attach]7497[/attach]
肱三头肌
上臂后面,肱二头肌的相反位置。 分三个肌头(长头、外侧头、内侧头),下端为肘(前肘)。 肘关节、肩关节的伸展。
伤害例
棒球、网球、高尔夫球等肘的伸展挥动等动作较多运动时,容易伤害此部位肌肉。
[attach]7498[/attach]
旋前圆肌
从肘内侧到前臂中央斜条肌肉,前臂的回内运动。
伤害例
投掷动作,手腕回旋时产生负担和感到疼痛,引起上臂,肩部的疲劳伤害。
[attach]7499[/attach]
手腕
伤害例
手腕的腱鞘炎是因腕关节运动而起的伤害。 如棒球的手击,网球、高尔夫球、桌球、羽毛球等选手较多。
[attach]7500[/attach]
腹直肌
腹部表面的肌肉。 也是腹肌,为腹部正面的肌肉。 从肋骨以下到耻骨的纵二列。
伤害例
这个肌肉无力时,腰部的负担增加,发生耻骨牵引疼痛。 以跳跃的运动比较容易发生的伤害。
[attach]7501[/attach]
竖棘肌
背部脊椎的两侧,管理脊柱的运动(伸展、侧屈),固定脊柱的肌肉。
伤害例
后背、颈、腰等相关部位。 腰背部等紧张(美式足球、橄榄球的抱人截球,相扑、摔角等格斗技能)时产生伤害的情形比较多。
[attach]7502[/attach]
股四头
肌大腿前面的四种肌肉的总称,这是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及股中间肌等四种。 膝的伸展出力点特大,对于运动员来说是最重要。
伤害例
田径、足球、排球、篮球、滑雪等腿的负担相当大的运动,这种的肌肉的伤害也最多。 此肌肉无力时,膝也容易受伤。
[attach]7503[/attach]
阔筋膜张肌
大腿外侧,在下部髂胫束至膝的外侧。 主功能为帮助大腿的弯曲、外转、膝关节的伸展。
伤害例
冲击时,所踏出时的力道点压力最大。 痛得没有办法踏出,还有容易内反膝。 髂胫韧带炎等。
[attach]7504[/attach]
比目鱼肌
小腿的后上部份,形状像比目鱼,比目鱼肌的下端和腓肠肌形成阿基里斯腱。
伤害例
使脚跟受到强烈冲击的项目,如跳跃落地篮球的紧急煞车、有氧运动等过渡剧烈的动作,或不适当的姿势,容易受到伤害。

[attach]7505[/attach]
腓肠肌
在小腿后面,一般所称的小腿肚。 可使脚底弯曲,与比目鱼肌共同行程阿基里斯腱。
伤害例
拳击、芭蕾舞等使用脚尖移动的运动,使用此肌肉特别多,此肌肉无力时易引起脚踝扭伤和抽筋。

[attach]7506[/attach]
继续再贴一些贴的方法:
[attach]7507[/attach][attach]7508[/attach][attach]7509[/attach][attach]7510[/attach][attach]7511[/attach]
作者: 逛山    时间: 2010-4-20 09:13
神奇肌内效贴布的医学论证
作者:admin 时间:2010-01-21 来源:南医三院康复医学科
http://www.orthorehab.cn/a/gukek ... ng/20100121/64.html

本院自2010年1月起,为更全方位、多元化并加速解决病友们的身体不适,我康复治疗部特别引进日本肌内效贴布(kinesio-taping),引起广泛的讨论。
笔者曾为一位中风后有肩手症候群(shoulder-hand syndrome)的病人贴扎治疗,此病患因为手部肿大疼痛,因此治疗意愿大减,严重影响其手关节的活动度,病患手指只能做轻微弯曲而无法握拳,经过贴扎一日后,病患的手部消肿、疼痛下降并且在角度上有明显的增加。另也有肩颈酸痛之病患,因工作量无法减轻,长期的酸痛对他造成很大的困扰,甚至影响睡眠,经贴扎后,病人感到显著的进步,酸痛的情形减缓,也比较能专心从事工作。笔者的家人朋友们亦自肌内效贴布获益不少:我的母亲脚踝扭伤而肿大,走路皆感疼痛,经一周的贴扎及无承重运动,脚踝消肿并且疼痛减缓;我的外婆因肌筋膜炎及糖尿病,手部常感觉麻麻的,经一日的贴扎加上按摩,手部的麻感降低;我的一位长辈右肩患有习惯性脱臼,只要做事稍微力气大了点儿,肩关节就会半脱臼(subluxation),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常受疼痛所扰,我利用肌内效贴布为她做肩部附近的肌肉贴扎,并且配合肩部肌力训练来治疗,病人一周内没有再出现半脱臼的现象,疼痛亦有明显的减轻。我自己也曾利用肌内效贴布减缓自己的棃状肌症候群(piriformis syndrome)及网球肘(tennis elbow)的症状。起初我也是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开始使用肌内效贴布,然而我确实是经历到它临床的效力。
医学的进步要本着实证医学的理念来发展,虽然临床医学研究在控制变因及伦理观点上不免遭遇一些瓶颈,仍有许多值得敬佩的学者努力的往这一方面发展。我在肌内效贴布的网站上读到一些相关的研究,将它简单的摘要如下,希望能以此与对肌内效贴布尚有许多疑惑的朋友们分享。

研究一

题目:使用肌内效贴布对外围血液循环的改变(Changes in the Volume of the Peripheral Blood Flow by using Kinesio Taping)
作者:Dr. Kase, Dr. Hashimoto
摘要:此研究是以五位血液循环不良及四位相对健康的受试者做贴扎治疗,贴扎后十分钟以都普勒测量仪(Doppler machine)来测量外围血管的血流量。
贴扎的位置乃是根据最易影响受测区域血流的部位而选择,例如若要测量桡动脉(radial artery)就贴扎在胸大肌(pectoralis major),若要测脚背的动脉(dorsal artery of foot)则贴扎在腓肠肌(gastrocnemius)及腘窝(popliteal fossa)。而这些贴扎区域的选择都是经过试验(pilot study)而决定的。结果测得五位血液循环不良的病人在其受测血管的血流量均有增加(20.6~60.7%),而四位健康的受试者则无明显影响(-5.5~-2.2%)。因此作者推知肌内效贴布可对周边血液循环造成立即(十分钟内)的改善,且对健康人无不良影响。

研究二

题目:肌内效贴布对离心收缩运动后所造成的肌肉微小伤害之效果(The Effect of Kinesio Taping on muscular Micro-Damage Following Eccentric Exercises)
作者:Kazunori Nosaka, Ph.D.
摘要:本实验目的是想看运动时使用肌内效贴布是否可减少延迟性肌肉酸痛 (Delay onset of muscle soreness; DOMS)的产生。作者以12位未参加过重量训练的男同学(平均年龄20±18岁)用矫正臂屈曲仪(modified arm curl machine)在肘屈曲90度至0度做肘曲肌的最大离心收缩运动。每次收缩持续3秒,间隔15秒做一次,一回合作24次。受试者分成两组参加两回合的测试,每回合五天,中间间隔两周,第一回合一组予以肌内效贴布贴扎肱二头肌与肱肌(biceps and the brachium),另一组则无,第二回合两组交换。在测试前及测试后五天内测量肘屈90度时的最大等长收缩肌力(maximal isometric force for the elbow in a 90 degree angle)、肘关节角度(ROM of elbow joint)、上臂周长(circumference of upper arm)、血浆中的肌酸肌脢(plasma levels of creatin kinase)、压痛 (tenderness)、屈曲痛(pain during flexion)、伸展痛(pain during extension)。结果显示肘屈肌最大等长收缩肌力在受测后下降了60%,而在受测后的五天内逐日回升,并且以贴扎组进步较多;轴关节角度在受测后减小,以未贴扎组减少较多;上臂周长及血浆中的肌酸激脢在受测后皆逐日增多,以未贴扎组增加较多;压痛、屈曲痛与伸展痛均是在受测后的第二天达到最高值后再逐渐下降,但整体而言皆以未贴扎组的疼痛值较高。因此作者认为本实验数据可证实肌内效贴布可控制肌肉伤害及协助其恢复的趋势。
研究三

题目:利用肌内效贴布治疗髌骨功能失调(Treating Patella Dysfunction with Kinesio Taping)
作者:Kaaumi Sato
摘要:作者选用23位年龄介于10~70岁的膝关节病患,依种类将之分为三组:
髌骨位移(patella tendonitis deformans)、肿胀(patella swelling)、拉伤与挫伤 (sprains/contusions)。为这些病人贴扎股四头肌(quadriceps)与半腱半膜肌 (semitendinosous)。将结果分成四个等级,等级越高表示情况越差,等级一表示病人在四次治疗后不再有疼痛情形,等级四则是完全没有改善。结果显示髌骨位移组的14人中,一级2人、二级4人、三级6人以及四级2人,肿胀组四人中一级与二级各1人、三级2人,拉挫伤组5人中,一级与二级各2人、三级1人。根据此实验作者建议以肌内效贴布配合其他治疗可增加病人的治疗质量并且降低疼痛。此外肌内效贴布是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不会增加症状)。
研究四

题目:肌内效贴布对前十字韧带重建后之肌肉力量的影响(Effects of Kinesio Taping on Muscle Strength After ACL-Repair)
作者:Heather M. Murray, Ph.D.
摘要:本实验主要是研究肌内效贴布与传统运动贴布对前十字韧带重建手术后的肌肉力量影响,贴扎的目标肌肉包括股四头肌(quadriceps femoris)、旁腱 (hamstrings)与胫骨前肌(tibialis anterior)。作者请受试者分别在无贴扎、肌内效贴布贴扎以及传统运动贴布贴扎下,在坐姿下做膝伸直运动,并以肌电图(EMG)测量三条肌肉的活动及膝伸直的角度,并请受测者描述主观的感受。结果显示贴扎肌内效贴布时,膝伸直主动动作明显较大,肌电图显示贴扎肌内效贴布时的振幅(amplitude)是未贴扎及贴扎传统运动贴布时的1.5倍,并且受测者皆认为贴扎肌内效贴布时较易产生肌肉收缩。作者认为肌内效贴布有以下特性:可伸展130-140%,重量与厚度接近皮肤,不含药性以及通透性高,所以较不容易产生过敏。根据此简单研究可得知肌内效贴布可在贴扎上去后立即对肌肉收缩产生帮助,但我们尚无从得知这个效果是否可维持长时间以及此效果的机转。

----------------------------------------------------
肌内效贴布是由日本医师Kenzo Kase所研发,至今约20年,它与一般球员常用的运动贴布(白贴)不同,因为运动贴布没有伸缩性,其主要功能为固定及保护。「肌内效贴布」具有伸缩性,它的效用主要是利用贴布的黏弹性质与力学方向,配合肌动学及生物力学的原理,针对特定的肌肉给予强化或放松治疗,所以黏贴者需要有很好的解剖构造观念;此外,针对不同的症状,需要有不同的施力,所以肌内效贴布不像一般酸痛药布可以随便黏贴,需要有接受过训练的人员来黏贴才有效果,不然甚至有反效果的情形发生。此外贴布的黏性与弹性,牵动皮肤的走向,增加皮肤与肌肉之间的间隙,进而影响到皮下筋膜组织的流向,让筋膜系统能够有足够的通透性与流通,促进淋巴及血液循环,使我们的筋膜系统能够帮助我们的身体移除体内众多疲劳代谢物质、疼痛的产物、发炎反应所留下的代谢物质、内部微小出血等等,同时可保持肢体的自由活动,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所以肌内效贴布有下列几项主要的功能:第一:对于肌肉本身而言,可以增强受损肌肉的收缩能力,消除局部疼痛,减少肌肉过度伸展,降低肌肉疲劳及痉銮发生。第二:增加血液与淋巴循环,可将淤血或停留在局部的组织液消除,改善原本的浮肿或内出血,使组织压下降并减轻疼痛及不适感,并降低发炎现象。第三:增强关节稳定性,可防止因不正常肌肉收缩所造成的关节异常,能调整筋膜,使肌肉机能正常化,并增加关节活动度。第四:刺激皮肤、肌肉,有镇痛的效果。

因为肌内效贴布有以上的效能,近年来已大量运用在运动伤害的预防与治疗,在足部较常用在脚拇趾外翻或趾跖滑液囊肿、伸趾长肌与肌腱、足底筋膜炎与踝关节扭伤;在小腿则可治疗阿基里氏腱炎、胫骨前肌肌腱炎;对于膝关节在内外副韧带、前后十字韧带发炎及跳跃膝的治疗很有效果;在大腿则应用在股四头肌、腿后肌酸痛及膝关节囊受损;臀肌拉伤、腰背酸痛及腰椎侧弯也是常见使用肌内效贴布作治疗。在上半身部份,肌内效贴布常见用于肋间肌、肩胛下肌、旋转袖及肩颈酸痛,对于网球肘、高尔夫球肘、腕隧道症候群、落枕、妈妈手及板机指也都很有效果。这边只是举出一些例子,其它应用还非常广泛。

肌内效贴布可以把它视为一种辅助医疗工具,若是长时间症状仍持续发生,则应寻求医生的诊治。
作者: 极度xx    时间: 2010-4-20 12:55
这东西怎么卖啊?的多少钱啊?
作者: 阿虎    时间: 2010-4-21 12:41
XXOO,肌肉解剖学




欢迎光临 老陕攀登 (http://www.lspande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