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伤的急救首先应从治疗失温开始。在解决了攀登者的失温后,可以考虑是否给攀登者冻伤部位采取复温和解冻措施。如果攀登者的冻伤部位在解冻后有可能在后面的行程中再度冻住,则不可解冻。因为如果身体某个部位在解冻后又被冻住,会对肢体造成更严重的伤害。同时如果攀登者在攀登中一只脚被冻伤,则更不允许解冻。因为一旦解冻,冻伤的攀登者就无法行走,必须由其他攀登者抬着撤退。但需要注意的是:外伤和行走可进一步加重冻结组织的损害,同时被冻的时间越长,对以后组织的损害越大。如果情况不允许现场复温,则应注意保持冻伤部位的干燥,并使用无菌绷带包扎冻伤部位,直到复温。 如果冻伤的攀登者已经抵达营地,且攀登队携带了治疗冻伤所必需的药物,则可尝试对其冻伤的部位复温。复温只需要将攀登者冻伤部位侵泡在36度以下的温水中即可,水温不可高于40度。98年珠峰,一名攀登者因冻伤,用40度水复温,后来指尖被截;相近的情况,新西兰向导用30度水复温,最后肢体得以保留。 在完成复温后,可以让冻伤的攀登者口服异丁洛芬(ibuprofen)每日3次,每次400mg。如果冻伤部位有伤口可以先使用消毒剂洗净,然后使用云南白药覆盖整个冻伤面,并用纱布或绷带包扎冻伤处。根据病情,2天换药1次。同时冻伤部位注意保暖防止再度冻伤。 注意:冻伤发生后,严禁雪搓和捶打冻伤部位!在冻伤的急性期,必须避免伤肢运动。急性炎症一旦消散,应尽早活动指(趾)关节,防止关节僵直,有助于肌张力恢复。对阿司匹林过敏者不得服用异丁洛芬(ibuprofen)。从西藏军区总医院公布的治疗因攀登海拔7000米以上山峰所导致的冻伤患者来看,自1970年到2000年,西藏军区总医院共收治海拔7000米以上冻伤患者26例,其中有5例为面部冻伤,其余21例全部为四肢冻伤。由此,攀登者在攀登中应加强四肢和面部的保暖预防冻伤。 四.急救包的设置 在攀登中,每支攀登小队都应携带一个急救包。急救包通常由攀登小队中的急救队员携带,如果有条件可以把急救包用真空封装机密封,然后送到医院进行紫外线消毒。每次攀登前必须拆开急救包,检查急救包内的急救药品是否过期急救器材是否失效。 急救包清单
面对攀登所发生的紧急事故,要求急救队员掌握熟练急救技能,其余攀登队员不可慌乱,应协助急救队员开展急救。攀登者在平时应多学习急救知识,并有意针对攀登所出现的紧急状况开展急救演练。本文所列举的急救措施只能为受伤的攀登者提供基本的现场急救,并不能替代正规系统的治疗。一旦受伤的攀登者伤势得到控制,其余攀登队员应将其下撤,送往医院开始正规治疗。 本文在写作期间参考并查阅了以下文稿,如果有兴趣可以阅读以下文稿。 参考文献 1. Steven.M Cox ,Kris Fulsaas 登山圣经 2. Hackett P.The Lake Louise consensus on the defini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altitude illness[M].In:Sutton JR,Coates G,Houston CS.eds.Hypoxia and Mountain Medicine.New Yorkergamon Press,1992.3 3. Morita E,YasueH,YoshinuraM,et al.Increased plasma levels of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idial infarction[J].Circulation,1993 4. Bailey DM,Kleger GR,Holzgraefe M,et al.Pahophys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peroxidative stress,neuronal damage and membrane permeability in acute mountain sickness[J].J Appl Physiol,2004,96(4) 1459-1464. 5. Leyva F,Anker S,Swan JW,et al.Serum uric acid as an index of impaired oxidative metabolism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Eur Heart J,1997; 18(5):858 6. 昌永达,李开兴主编 高原医学与生理学 7. 陈国伟主编 现代心脏内科学 8. 杜智敏主编 高原心脏病 9. 吕树森主编 外科学 10. 黎鳖,盛志勇主编 现代战伤外科学 11. 中华医学会第三届高原病学术讨论会推荐稿《我国高原病命名分型及诊断标准》 高原医学杂志 1996.1 12. 李雨来《外伤性出血患者急救止血的方法和体会》 攀枝花医药 13. 金树榆 李为民 《26例登山运动员冻伤的临床分析》 西南国防医药 2001.1 14. 付永亮 张渊 《高原地区冻伤32例救治体会》 人民军医 2001.9 15. 高明东 田立芝 《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心脏损害研究》 天津医药 2007.7 16. 狄东升 兰建国 《高原肺水肿和脑水肿的发病机制及其药物治疗》 医学综述 2007.11 17. 杜翔 朱小春《早期单纯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浆IL-6、IL-8、C3a变化的临床意义》 高原医学杂志 2007.2 18. 谢新民 刘永年《血浆β-EP在急性高原反应中的效应》 中国公共卫生 2000.3 |
欢迎光临 老陕攀登 (http://www.lspandeng.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